□ 記者 殷博華 趙婧
實習記者 王朝輝
退休后的生活本該是卸下忙碌、享受歲月靜好的從容,但對于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五老”而言,退休不是人生的“休止符”,而是投身青少年關愛事業(yè)的“新起點”。
9月16日至17日,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5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我省18個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和45名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榮獲表彰。近日,記者走近3位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傾聽他們講述退休不褪色的故事。

王鵬程正在給學生們講授國防知識 受訪者供圖
王鵬程:孩子們的“老兵爺爺”
一場秋雨一場寒,雨后的寶雞涼風陣陣,街道上的落葉宣告了秋天的來臨。
談及獲評“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的感受,寶雞市渭濱區(qū)關工委副主任、區(qū)“五老”關愛宣講團團長王鵬程激動地說:“這份榮譽是國家對我十年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肯定。”
王鵬程退休前曾在部隊擔任過政委,工作期間,他經(jīng)常走進寶雞市的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為年輕干部進行國防教育。2015年退休后,在渭濱區(qū)關工委工作的一名老戰(zhàn)友向他發(fā)出邀請,希望他能加入?yún)^(qū)“五老”關愛宣講團,走進校園給學生們普及國防知識,他欣然應允。
“國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要從小為青少年樹立國防意識,少年強則中國強。”王鵬程說,給學生講好每一節(jié)國防課,是自己退休后的夢想。
王鵬程說,之前給干部職工授課時,課件內(nèi)容主要是國家安全和國家戰(zhàn)略,但面對學生時,他更傾向于“沉浸式”授課,以“互動式”啟迪的方式講好故事,引導青少年學習國防知識。
2021年,漢中市略陽縣仙臺壩鎮(zhèn)中心小學邀請王鵬程前去授課,當時正值阿富汗國內(nèi)沖突加劇,他便將授課題目定為“戰(zhàn)爭與和平”,并特意給學生們展示了一張戰(zhàn)區(qū)學生在殘垣斷壁中學習的照片,讓大家直觀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的珍貴。
為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王鵬程在采用圖文、影像搭配授課的同時,還經(jīng)常給大家講述小英雄的故事。他認為,給同齡人講述同齡人的故事,更能引起學生共鳴。
“看著兇狠的敵人,王二小毫不懼怕,機智地把他們帶進了我軍的包圍圈”“水里的雨來就像靈活的魚,從敵人眼皮底下溜走了”……2024年,在寶雞市秦機子校的課堂上,學生們正凝神聆聽王鵬程講課。當聽到王二小與敵人周旋時,大家一個個神色緊張;在得知雨來機智逃脫后,當即拍手叫好,課堂氛圍十分熱烈。
“學生喜歡聽什么,我就講什么。”王鵬程說,每次授課前,他都會先跟學校了解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課程。
9月18日前,寶雞市多所學校邀請王鵬程前去授課。在得知學生們想聽抗日戰(zhàn)爭故事后,他便認真準備了48份課件,從中日戰(zhàn)爭到經(jīng)典戰(zhàn)役,再到日本投降,每一份課件都經(jīng)過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確保講得對、講得好。
在講述淞滬會戰(zhàn)時,王鵬程以黃梅興、姚子青等將領的壯烈故事為例,向?qū)W生們深刻講述了何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并告誡大家,要秉承先輩遺志,努力奮斗。
“我喜歡自己穿著軍裝站在講臺上的樣子,60歲的我依然可以發(fā)光發(fā)熱。”王鵬程說,10年來他走進全省上百所中小學,累計為上萬名學生進行了國防教育,很多孩子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兵爺爺”。

高菁翎正在給學生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受訪者供圖
高菁翎:守護青少年心靈的“石榴紅”
在課堂上,她是點亮孩子心燈的引路人;在咨詢室里,她是撫平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的守護者;在社區(qū)里,她是傳遞溫暖與希望的“愛心媽媽”……多年來,延安市志丹縣“五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講師高菁翎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專業(yè)知識,把心理健康教育帶進學校,把關愛送給需要幫助的家庭,用實際行動守護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其實,我最初只是為了解決自家孩子的問題。”2005年,高菁翎的孩子剛上初二,青春期的情緒波動和叛逆舉動,常常讓高菁翎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她開始系統(tǒng)學習青少年心理學相關知識,考取了專業(yè)證書,并順利幫助孩子度過了青春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性,也想把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
此后,高菁翎利用業(yè)余時間精心設計課程與活動,并深入志丹縣多所學校,為學生帶來心理健康講座和一對一輔導。
“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幫助。”高菁翎經(jīng)常走進社區(qū),為家長們舉辦家庭教育講座,許多家長在參加講座后,都感慨道:“以前總是覺得孩子不聽話,現(xiàn)在才知道是我們沒有真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
“加入‘五老’隊伍后,我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同時也充滿了動力。”2024年,退休后的高菁翎加入了志丹縣關工委,同時,她以“石榴紅”心理工作室為媒介,為家長和孩子定期開設公益課程,一心幫助更多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而小語(化名)的蛻變,正是她這份付出最生動的見證。
“小語在升入初一后,因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開學僅兩個月便輟學在家,整日閉門不出。”高菁翎在得知情況后,多次上門溝通、耐心引導,并制定心理輔導方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語終于重返校園,現(xiàn)在,她不僅適應良好、成績穩(wěn)步提升,臉上也常掛著燦爛笑容。
如今,“石榴紅心理工作室”已經(jīng)成為志丹縣知名的心理健康服務品牌,高菁翎和她的團隊用專業(yè)知識和無私的愛,為一個個陷入困境的家庭點亮希望之光。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需要用心去澆灌、去呵護。”近日,高菁翎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對此她表示,“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今后,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做下去,因為我知道,這項工作對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來說,真的很重要。”

錢來茂和孩子們在一起 受訪者供圖
錢來茂:幫娃娃們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
近日,家住西安市雁塔區(qū)的“五老”錢來茂喜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面對這份榮譽,他心中滿是喜悅,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榮譽歸于集體,工作是大家干出來的,我只是牽頭先走了一步。”他說,自己還要繼續(xù)努力,不能辜負組織的期望。
今年73歲的錢來茂自2010年加入西安市關工委以來,多次走進社區(qū)、學校開展宣講活動達360余場。他把關心下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作為己任,常常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找他,厭學問題、拖延癥……這些家長沒轍的事,他都能耐心幫著化解。
2021年5月,在雁塔區(qū)關工委、等駕坡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支持下,“錢大爺工作室”應運而生,成為當?shù)仃P心下一代工作的基層服務站點。
2024年1月,等駕坡社區(qū)的居民王師傅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走進“錢大爺工作室”。這兩個孩子分別讀二、三年級,每天玩手機成癮,王師傅管束無力,便來尋求錢來茂的幫助。
“兒童的成長是由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完成的,其中,家庭的影響舉足輕重。”錢來茂告訴王師傅,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想孩子戒除沉迷手機的惡習,首先父母自身要避免整日捧著手機消遣。
隨后,錢來茂對兩個孩子講述了自己求學時的環(huán)境——書包是用花布縫制的、木板上涂滿墨汁后當作業(yè)本、教室窗戶僅靠一層白紙擋風……兩個孩子聽完后沉默著低下了頭,滿臉愧疚地摩挲著自己的書包。
過了些時日,王師傅驚喜地告訴錢來茂,兩個孩子的習慣有了明顯變化,再也沒吵著要玩手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錢來茂說,要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塑造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2024年3月,錢來茂帶著學生走上街頭,以身作則,手把手教文明乘車之禮、交通規(guī)則之序,將規(guī)則意識根植于學生心中。
“爺爺,剛才有位阿姨沒注意紅燈要過馬路,我趕緊上前勸她等一等,她真的停下來了!”“今天學會看交通標志后,我以后一定提醒爸爸開車時多留意行人,做到車讓人!”……活動中,學生們圍在他身邊,興奮地著分享自己的收獲。
作為西安市關工委推薦的校外輔導員,錢來茂被學生稱為“故事爺爺”,他憑借扎根家國的價值觀和浸潤紅色記憶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新穎的宣講方式,深受學生喜愛。
9月11日一大早,西安市關心下一代“五老”報告團走進雁塔路小學。“錢爺爺,這次您帶來了什么故事?”“錢爺爺,有沒有給我們帶禮物?”學生們圍繞在錢來茂身邊,清脆的提問聲此起彼伏。
“80多年前,咱們西安有24名小英雄,他們當時的年紀和你們差不多。”錢來茂生動講述起西安孩子抗戰(zhàn)劇團的歷史,同齡人的故事讓四年級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從孩子抗戰(zhàn)劇團入手,引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史,最后,他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首順口溜作結尾:“為國奉獻理應當,愛國主義精神要發(fā)揚……祖國要富強,我們要有志向……”
如今,73歲的錢來茂依舊堅持每周走進學校、社區(qū)開展宣講,“錢大爺工作室”也持續(xù)向有需求的家長和孩子敞開大門。他以日復一日的務實行動,堅守在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崗位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