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陽光正好。位于眉縣白起公園內的城市書房內,古樸質感的書架,整齊排列的圖書以及靜坐讀書的市民,成為這個秋季最美的風景。
10月14日,中省市媒體采訪活動走進眉縣白起公園城市書房,在書香氤氳中解讀城市文化建設密碼。

傳承文化基因 塑造城市文明的文化坐標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僅在高樓大廈的流光溢彩間,而是隱藏在歷史長河的記憶中,靜立在一座座精心布置的書店里。
眉縣隸屬于陜西省寶雞市,古稱“眉塢”,位于秦嶺主峰太白山腳下,是著名的獼猴桃之鄉。眉縣還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先秦大將白起、三國蜀漢名臣法正、唐代醫學家王燾、宋代理學家張載、共和國上將李達等名流故里。這里山川秀美,資源豐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歷史底蘊厚重。
近年來,眉縣緊緊圍繞“書香眉塢”建設,重點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特而精”的高品質新型閱讀空間——城市書房,有效拓展了公共閱讀服務的覆蓋面與吸引力。
商業街區、公園、景區,一個個集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書房陸續建成。300平方米的太白山景區六藝坊分館,藏書達到2萬余冊;170平方米的白起公園分館藏書3200冊;140平方米的華東上海城分館藏書3000冊。每個書房都配備了自助借還系統、刷卡聯動控制設備,實現了與總館的通借通還,讀者憑身份證或借書證便可便捷自助辦理業務。
一座座書房,是廣大游客和市民的又一處打卡好去處,也是傳承文化基因、塑造城市文明的文化新坐標。

激發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知識樞紐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在白起公園分館,政治、藝術、文化、科技等多領域書籍應有盡有,62個閱覽座席坐滿了認真讀書的人群。
為了打造更為舒適的閱讀環境,白起公園分館內部按照動靜分離的原則進行布局,采光、通風、色彩、布置等均以舒適、寧靜為標準,同時還配備自助借還一體機、少兒繪本閱讀機等設備,設置統一管理制度、借閱制度等,成人區和少兒區、自習區一應俱全。高顏值的書房內不僅有著舒適的閱讀環境,更是集文化、交流、休閑等于一體綜合性文化空間。
“我家就住在附近,一有空閑時間,我便帶著孩子來這里讀書,環境幽雅,書籍種類豐富,是真正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呢!”市民王先生由衷贊嘆道。
“城市書房讓我們閱讀更方便了,讓老百姓想讀書、能讀書、愛讀書。”市民孫女士說。
讀書,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設。“我們累計投資300余萬元,先后建成城市書房3個。自開放以來,城市書房已累計接待讀者35.7萬人次,圖書借閱量達12萬冊,顯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和體驗,真正打通了高品質閱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也為城市文明注入持續發展的知識支撐。”眉縣圖書館館長鄭燕表示。
交匯思想 凝聚城市精神的公共會客廳
一座城市的文明溫度,往往藏在轉角遇見的書房里。眉縣通過“閱見·眉塢”品牌活動,將閱讀推廣與關學文化、太白山景觀等本地文旅資源相結合,舉辦古詩詞飛花令、親子繪本閱讀等活動,吸引游客參與體驗。
太白山六藝坊書房更是充分利用太白山5A級景區景觀設計、融入現代簡約風格,配備自助借閱機、繪本閱讀機等設備,打造舒適閱讀環境,增強文化旅游吸引力。
接下來,眉縣將繼續推進與景區、社區、企業等多業態融合,打造更具特色的閱讀空間,同時不斷豐富藏書品類,及時響應讀者需求,并進一步創新閱讀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群眾走進書房。不僅如此,眉縣還將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15分鐘閱讀圈”,不斷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助力文旅深度融合,為眉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文化動能。(席彥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