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帥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10月16日,中國文明鄉風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記者獲悉: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將于10月29日至30日在延安市舉辦。
本次大會有哪些亮點特色?籌備進度如何?緣何在延安舉辦?新聞發布會上,有關方面代表介紹了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悉,大會主要分為三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主會場活動,同時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深化農村移風易俗、保護傳承農村文化遺產、“村字號”文化體育發展4個議題設置4個分會場;第二個板塊是開展全國移風易俗優秀文藝節目集中展演,展現這些年移風易俗的生動實踐;第三個板塊是在大會開幕前一天,舉辦一場“村BA”群眾性體育活動,集中展示“村字號”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成果。
主辦方負責人表示,大會圍繞“文明,讓鄉村更美好”這個主題,搭建文明鄉風建設的社會參與、成果展示、交流學習平臺,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著眼推動解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共同探討文明鄉風建設的路徑和辦法。
在大會的安排和設置上,主辦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民,務求在“農”字上做文章,辦出鄉村味道。“文明鄉風建設,農民群眾是主體,舉辦中國文明鄉風大會,理所當然是農民群眾唱主角、當主演。”發布會上,主辦方負責人介紹,本次大會許多參會代表都是農民群眾,大會邀請很多鄉村基層黨組織代表、農村青年人才、鄉土文化能人等,大會還請了很多村黨支部書記,由他們談文明鄉風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的重大部署。近年來,全省各地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移風易俗。廣大農民群眾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廣大農村地區的形與神、表與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舉辦地,延安市為把大會辦好、辦出特色,都做了哪些準備?
“辦好這次大會,不僅是對新時代以來我們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還給陜西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主辦方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我們將突出陜西特色,深入挖掘三秦文化資源、鄉村振興實踐和本次大會主題的結合點,全面展示陜西在文明鄉風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的探索成果,讓與會代表充分感受三秦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會上還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鄉土文化能人等介紹經驗、傳經送寶。我們將抓住這次寶貴的機會,加強學習交流,推動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在陜西落地生根,不斷提升文明鄉風建設的整體水平。”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如何把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治理和發展的動能,是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陜西積極探索,在紅色文化方面,加強革命文物系統性保護,更加注重活化利用,使其成為凝聚群眾、引領群眾的鮮活力量。在黃河文化方面,重點從發端于黃河流域的傳統節日、傳統習俗中汲取精神財富,讓自強不息、孝老愛親、勤儉節約、鄰里和睦這些傳統美德得到更好傳承和弘揚。
根據安排,大會開幕前一天會舉辦一場“村BA”群眾性體育活動。這些活動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既豐富了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農民素養,又在寓教于樂中弘揚文明鄉風。
“近年來,我們支持各地舉辦‘村BA’‘村晚’‘村舞’‘村廚’等近百項鄉土特色濃郁、農民喜聞樂見的‘村字號’文化體育活動。這些活動以其獨特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在潤物無聲中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主辦方負責人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