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08:07:27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各界導報報道組
藍圖繪就風正勁,實干篤行啟新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制定的第三個五年規劃建議,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的關鍵部署。連日來,我省政協委員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暢談踐行感悟,凝聚奮進力量。
文化關乎國家命運、民族前途。
“全會為文藝事業的賡續發展、繁榮昌盛指明了方向,繪就了藍圖。”省政協委員、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飛林說,學習全會精神讓自己深受觸動,對新時代文藝創作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賦能地方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全會提出,要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讓省政協委員、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沙莎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我將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創作動力,主動承擔起記錄時代、謳歌時代的使命,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文化魅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沙莎說。
“文旅產業是文化傳播與產業發展的重要結合點,也是激發文化創新活力的關鍵載體。”省政協委員、陜西正念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娜表示,將繼續立足行業,把調研中收集的民情民意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提案建議,從政策落地、資源整合等方面助推文旅產業提質升級;持續探索“文化+科技”“文化+公益”等多元融合路徑,讓文旅場景成為激發創意、凝聚共識的平臺,讓更多人在參與文化創新發展中增強文化自信。
全會提出,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動文化建設數智化賦能、信息化轉型,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當前5G與元宇宙技術迅猛發展,為陜西文化資源轉化、文化品牌塑造帶來重大契機,亟須構建‘四位一體’提升體系,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西安市政協委員、陜西世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琳建議,構建文化產業鏈,串聯策劃、設計、生產、營銷各環節,搭建文化IP數據共享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通過“共情傳播”講好文化故事;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快推廣AR/VR等現代技術在文旅場景的應用,打造沉浸式新業態,破解傳統文化對年輕群體吸引力不足的難題;通過政策調控、技術侵權監測、法規完善等舉措,筑牢文化產品原創保護防線,激發創作內生驅動力。
文化繁榮興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全會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省政協委員、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總編馬可為對此深有共鳴:“我國民族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但資源不等于產品,更不等于產業。”
在她看來,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屬性與價值傳播功能。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資源需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變為產業動能,不能停留在簡單復刻之中。建議借助信息技術激活文化資源,同時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生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跨界融合、支持中小微文創主體,以創新為引擎、傳統為基石、技術為翅膀助力文化繁榮與強國建設。
全會提出,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銳意創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隊伍。
“課堂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陣地之一,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入課堂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挖掘時代題材,創作反映人民生活、凝聚奮進力量的作品。”漢中市政協委員、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副教授李大慶說,一方面是將傳統藝術精髓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從中華文明精神標識中汲取養分,堅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順應信息技術潮流,推動數字技術與藝術學科深度融合,培育學生創新能力。
立足本職工作和政協委員的雙重身份,李大慶表示:“我將重點畫好‘成就之畫’‘時代之畫’和‘民生之畫’,生動展現陜西在改革、發展、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同時,推動學術研究與地方需求深度對接,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