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統籌發展和安全,對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專章部署,對“十五五”時期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區域聯動發展作出明確要求。
全會精神在陜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實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發展改革委規劃處處長潘磊說:“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貫通起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質量推進我省‘十五五’規劃編制各項工作。著眼全國大局,立足陜西實際,明確主攻方向,持續深化‘十五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項目等的研究論證,廣泛征求吸收群眾智慧、基層經驗、社會期盼,扎實編制好我省‘十五五’規劃,努力繪就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宏偉藍圖。”
全會提出,鼓勵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各展所長,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西安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軍平表示:“這為我們‘十五五’時期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促進跨區域合作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們將加快推動特大城市內涵式發展,強化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塑優市域發展空間格局。積極對接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推進中歐班列經濟圈和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在更大范圍內集聚高端資源,提升發展能級。加速西安都市圈建設,縱深推進西咸一體化進程,深化市域間協同發展,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全會提出,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疊加效應,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發揮重點區域增長極作用,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陜西經濟聯合會會長劉迎軍表示,這為我省“十五五”時期破解區域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優、城鎮化質量不高等結構性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陜西經濟聯合會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深刻把握《建議》核心要義,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方面工作,開展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建議,共同謀劃好陜西“十五五”發展藍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西安市產業園區協會執行會長劉少利說:“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以陜西汽車產業為例,通過產業的梯度布局和資源的合理配置,陜西汽車產業及園區不僅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還促進了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重新配置。這有助于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促進區域經濟協調、聯動發展。目前,陜西的產業園區作為承載產業項目的主要場地,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將積極推進一批專業化園區建設運營,在加快產業聚集升級的同時,助力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全會提出,深化跨行政區合作,健全區域間規劃統籌、產業協作、利益共享等機制,拓展流域經濟等模式。寶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張標表示:“這為我們做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明確了重點任務。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此,我們要立足各縣資源稟賦,按照產業功能縣、農產品主產縣、生態功能縣等不同類型,實施差異化的產業政策和考核體系,引導各縣區走特色發展之路;積極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探索建立‘飛地經濟’共享機制,促進生產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此外,我們將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形成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
全會提出,推進跨區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設,強化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富平縣項目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靳磊表示:“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進一步明確富平在‘富閻一體化’和西安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強化與閻良等周邊地區的產業協同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聚焦‘富平柿子’‘富平奶山羊’等特色產業,加快打造富平農特產品‘金字招牌’,著力延伸鏈條、筑強集群,全力打造縣域經濟崛起與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著力補齊城鄉公共服務短板,增強縣域承載力和吸引力,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努力為國家戰略在縣域層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貢獻力量。”
(記者 許奧博 郝穎 沈謙 付玉瑋 耿楊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