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的華州皮影以造型優美、雕刻細膩、染彩厚重著稱。薛宏權從14歲開始接觸皮影制作。多年來,他在堅守傳統制作技藝的同時,通過開設皮影傳習所、創新演出形式、推動皮影與當代藝術跨界融合等方式,為“老皮影”注入新活力,使華州皮影重煥光彩。

讓皮影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是這些年薛宏權追求的目標。原本只熟悉皮影雕刻的他組建了一支皮影表演團隊,并嘗試突破傳統皮影題材、表現手法和視聽表達。

在黃土高原的深處,定西剪紙以其粗獷厚拙的獨特氣質,成為剪紙藝術中的一顆明珠。
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付忠民,從童年時期就跟隨奶奶學習剪紙技藝。

在付忠民的帶領下,非遺工坊成立了。他們的剪紙作品,通過線上電商、線下展會等多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鄉親們跟著付忠民學手藝,不僅掌握了新技能,更靠自己的雙手“剪”出了日子的新模樣。

小小面團,在“90后”小伙楊凱的手中,不一會兒變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楊凱大學畢業后返回家鄉甘肅省平涼市創業,成立楊凱面塑工作室,在傳承老一輩面塑手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他潛心鉆研中國古典雕塑的表現手法,在面塑創作中融入新的技法,使得面塑人物造型更加形象生動。

魏氏磚雕起源于寧夏隆德縣鳳嶺鄉于河村,距今已有120多年歷史。
1995年,卜文俊開始招收外姓學徒。2011年,卜文俊成立隆德縣魏氏磚雕有限公司,以市場化手段促進磚雕藝術有效傳承、保護和發展。


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卜文俊在創新發展、市場運作等方面有些力不從心,魏氏磚雕的發展遭遇瓶頸期。此時,魏氏磚雕第五代傳人魏亞龍辭職回鄉,主動擔負起傳承老手藝的重任。他吸納優秀人才,引進新技術,將機械制造與手工技藝相結合提升磚雕產量,年輕的魏亞龍給這門古老技藝的發展帶來了轉機。
統籌:李杰、王健、李佳琳
編導:王梁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