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鵬 陳瑋
“我對你們的產品很感興趣。”11月11日,在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英中貿易協會咨詢專家威爾遜參觀企業廠房和部分產品后,立刻與企業負責人互留了聯系方式。
同力重工是一家專業生產非公路礦用車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前正在加快推動產品“走出去”。威爾遜表示,后續會對同力重工進行深度調研,了解產品性能和海外市場布局情況,未來希望能跟企業開展合作,攜手開拓市場。
11月9日至1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信集團在西安舉辦2025年跨國公司“投資中國·選擇陜西”活動。活動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78家跨國公司、商協會參加。
座談交流、對接洽談、產品展覽、項目考察……豐富的活動讓跨國企業深入了解一個正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陜西。大家表示,開放的陜西充滿活力與機遇。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同陜西進一步增進了解互信、加強互利合作、共享發展機遇,攜手實現共贏發展。
產業與科技是高頻詞匯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航空和低空經濟……在11月10日召開的2025中國(陜西)—跨國公司產業合作大會上,陜西圍繞重點產業鏈,面向全球投資者介紹在陜投資的獨特價值與廣闊前景。
產業與科技是這場經貿合作活動的高頻詞匯,也是陜西吸引跨國企業的關鍵名片。
“我來自德國東部,那里正在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產業。中國在這一新興技術領域占據領先地位,陜西也有很多電動汽車領域的企業。期待通過這次活動,促成雙方企業深度合作。”德國東部汽車產業集群有限公司總經理延斯·卡岑說。
西班牙克萊博個人機器人公司首席執行官布魯諾·維拉勞薩說:“很高興這次了解到西安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研發企業,期待將西安的機器人產品帶到歐洲。”
談及對陜西經濟的看法,布魯諾·維拉勞薩說,陜西高校、科研院所很多,科教實力雄厚,政府也在積極開展科技創新促進活動,這對于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供需對接帶來更多機遇
11月10日下午,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投資陜西·金融賦能”暨“赴港上市·助力出海”對接大會和汽車及其零部件、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業3個領域專題精準對接暨招商項目路演等活動同步舉行,旨在促進產業精準鏈接,提高投資合作意向匹配度。
企業家們坐在一起,互相介紹產品與需求,展開深入交流。
“我們需要這樣的對接洽談機會。”上海創美凱威奇涂料商貿有限公司工程師黃書涵介紹,“我們是一家德國企業的分公司,需要對接一些特定行業的客戶。這次陜西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此外,活動設置了專題展區。陜西24家重點制造業企業參展,展示了整車、無人機等產品,吸引不少外商駐足咨詢。
陜西華鷹眾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展出了3款大噸位無人運輸機模型。該公司戰略規劃部部長呂望介紹:“已與不少外企建立初步聯系。期待進一步深化交流,爭取到合作機會。”
豐富的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跨國公司“投資中國·選擇陜西”活動期間,共有57個重點項目簽約或發布,項目合作金額共計992.34億元。
共拓開放發展新空間
“陜西已拓展中歐班列18條國際干線、26條‘+西歐’集結線路,中歐班列(西安)開行線路覆蓋亞歐大陸全境。”“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知識產權專業法庭、絲綢之路仲裁中心等機構先后在陜設立運行,為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化解貿易爭端、享受普惠政策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活動期間,省商務廳負責人進行了陜西產業投資合作機會推介,吸引了眾多跨國企業的目光。
據介紹,憑借區位物流、科創人才、能源資源、產業生態、開放平臺等方面獨特優勢,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來陜投資興業。目前已有93個國家和地區在陜設立外資企業8892家,超過2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貿易伙伴數量達218個,眾多外資企業在陜西落地生根、收獲成功。如今的陜西正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以合作之筆共繪未來。
“我們主要做國際物流。西安國際港站是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最大的車站,與我們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沛森(北京)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余洪波告訴記者。
“這兩天我們看到,陜西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整合了不同領域豐富的國際資源和平臺來支持本土企業和機構提升國際化水平。這讓我們對陜西的開放發展充滿信心。”英國勵展博覽集團國際業務亞太區總監吳祥說。
英中貿易協會總裁白彼得說:“作為一名投資者,如果你正在尋找投資機會,陜西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歷史上的陜西十分繁榮,我認為未來陜西會續寫這份繁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