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老人”王健康(左) 西安市慈善會供圖
□ 曹雨菲 記者 張璐
今年重陽節前夕,省慈善協會公布“2025年陜西省慈善老人”名單,西安市慈善會慈善專員王健康成功入選。這份榮譽,是對他多年來深耕慈善募集領域、以專業實干鏈接善意資源的高度肯定。
自2012年加入市慈善會至今,王健康積極推動企業定向捐贈、規范款物募集流程、搭建長效公益合作平臺、保障捐贈精準落地,無數次奔走在企業與幫扶一線,為西安慈善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慈善老人”的稱號,正是對這份堅守和熱愛最貼切的注解。
銳意創新:
開拓募捐新路徑
在擔任慈善會副會長、分管募集工作期間,王健康深知,穩定的善款募集是慈善項目的“血液命脈”。面對傳統募捐方式的局限,他以開拓者的勇氣和實干家的精神,創新募集思路,深入研究社會捐贈心理與現代慈善模式,精心策劃新穎的募集方案;親自走訪多家企事業單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員企業奉獻愛心;積極探索“企業冠名基金”“項目定向捐助”等方式,為愛心企業和個人搭建便捷透明的愛心橋梁,助力慈善資源實現精準對接。
截至目前,西安市慈善會募捐總額顯著增長,渠道日益多元,社會參與度不斷提高。這些成績里,凝結著王健康和全體慈善人堅持不懈、奮力拼搏的汗水。
這些善款如同及時雨,有力保障了助學、助醫、助老、助殘、救災等慈善項目的實施,讓愛的陽光照進更多困難家庭。
精準對接:
讓捐贈貼合民生需求
“慈善不是盲目行動,要讓每一份捐贈都幫到實處。”這是王健康始終堅持的原則。與企業對接捐贈項目時,他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提前梳理幫扶領域,推動企業資源落地,確保捐贈款物用在刀刃上。
合作中,他深入了解企業資源優勢與社會民生需求的結合點,推動企業參與公益。通過精準對接,企業捐贈既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也為困難家庭提供幫扶,讓企業善意切實轉化為民生福祉,實現“捐贈有方向、幫扶有實效”。
長效合作:
把“單次捐贈”變成“持續善意”
王健康明白,穩定的捐贈來源是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致力于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推動“單次捐贈”向“長效共建”轉變,讓善意持續發力。
西安神秘現象服裝有限公司是典型案例。2023年首次對接成功后,王健康持續與企業深度溝通,及時反饋捐贈款物的使用情況與社會成效,主動對接企業公益意愿,協助匹配鄉村振興、救災援助等需求。
截至2025年,該企業通過西安市慈善會累計捐贈款物超370萬元。每次合作完成后,王健康都代表慈善會為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強化其公益擔當。企業負責人也明確表示:“將長期參與西安慈善事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2025年3月,王健康專程走訪北三環大明宮建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除跟進此前合作項目的物資交付進度外,還與企業探討長期公益合作模式。結合企業經營特點,雙方達成共識——企業將部分收益投入慈善,重點支持鄉村振興領域,同時形成穩定的長效捐贈機制,讓企業公益從“偶然參與”變為“常態行動”。
規范流程:
用嚴謹守住慈善底線
“捐贈款物是愛心的體現,必須用規范的流程守住這份信任。”一直以來,王健康高度重視募集工作的規范性,牽頭完善款物接收、登記、發放、公示全流程制度,讓每一份善意經得起檢驗。
在愛心企業捐贈儀式上,他嚴格把控每個環節:組織簽訂捐贈協議,明確基金用途、管理方式及使用反饋機制;安排專人負責善款入賬,當場開具正規捐贈票據;承諾通過西安市慈善會官網,完整公示捐贈信息、基金管理細則及后續使用方向,確保過程公開透明,讓企業捐贈“看得清、放得心”。
接收捐贈物資時,他進一步細化流程:要求團隊提前制定物資接收清單,對數量、規格、質量逐一核對,核對無誤后雙方簽字確認;在發放環節要求接收單位或幫扶對象簽署接收憑證,同步記錄物資流向與使用情況,形成“接收-登記-發放-反饋”的完整閉環。
初心不改:
榮譽背后是不停的腳步
獲評“陜西省慈善老人”后,王健康未停下工作腳步。
榮譽公布次日,他便帶領團隊走訪新企業,對接后續公益合作意向。辦公桌上,鄉村振興領域新增需求的調研表,正等待他推進落實。
從推動企業長效捐贈機制建立,到規范超千萬元款物的募集流程;從單次5萬元公益基金落地,到促成企業累計數百萬元的持續捐贈,王健康始終以實干踐行慈善初心。
“慈善老人”的稱號對他而言不是終點,而是步履不停的號角。如今,他繼續奔走在募集一線,以執著與熱忱鏈接點滴善意,讓慈善力量溫暖更多的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