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趙文君 董博婷
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中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拓展婦女參與渠道、提高參與能力、激發創造活力,廣大婦女“半邊天”作用充分彰顯。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首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2300萬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這離不開鐵路12306系統高效的處理能力。12306系統背后的“鐵娘子”單杏花,再一次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這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正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單杏花帶領團隊成功打造的。她致力于中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近30年,以鐵路“售票之變”引領億萬旅客出行之變。
以科研報國揚巾幗之志,在平凡崗位鑄就不凡業績,新時代中國女性的身影在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更加閃亮。
凌晨時分,上海隧道地鐵維保應急救援隊技術負責人何小玲已帶著團隊巡查軌道、消除隱患。
在地鐵維保領域,何小玲是一名既懂技術、又懂施工和材料的全能專家。以她名字命名的“何小玲勞模創新工作室”,近年來完成了8項重大科研成果。她主導研發的“微擾動”注漿工藝、聚氨酯堵漏材料和MJS加固技術等創新成果,提升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和維護水平。
廣大婦女在就業創業中實現了自我價值,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走進杭州萬事利集團科創中心,參觀者可以體驗個性化絲巾定制的AI花型設計大模型,以及“打印絲巾跟打印紙張一樣簡單”的無水印花一體機等。最快2小時,一條絲巾就生產出來。
從創始人沈愛琴到女兒屠紅燕,杭州萬事利集團在母女兩代人接續奮斗下,深耕絲綢主業,從一個原本寂寂無名的鄉辦小廠發展成一家現代化的綜合型企業集團。通過科技創新,讓絲綢別樣精彩;通過品牌打造,讓絲綢走向世界舞臺。
為美好生活奮斗實干,迎時代浪潮奮楫揚帆。
“讓生物飼料轉化為健康的肉蛋奶,讓老百姓碗里的肉更香、蛋更營養、奶更純。”黑龍江谷實生物集團研發總監、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勞動模范梁代華帶領團隊,30多年潛心研發了上百套營養方案,推廣到數千個養殖場,幫助農戶增收超億元。
她是鄉村振興路上的實干家——黑龍江省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陳雨佳,以科技賦能黑土地,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
借助電商直播,返鄉創業的陳雨佳帶著大家用手機記錄種田過程,幫村里的大米贏得了知名度,敲開了電商銷路。合作社的大米銷量持續提升,吸引村民100多戶入社。村里婦女也在陳雨佳的帶動下,學起了做直播、開農家樂、當導游。
從貧困村到旅游名村、美麗鄉村,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的蛻變,離不開“90后”女村官程桔10多年扎根基層的奮斗。
這幾天,程桔的工作日志安排得滿滿當當:為扎根鄉村創業的青年提供產業幫扶,申請支持資金;引導村里婦女到村小康車間和縣工業園就近就業;整合資源,為貧困大學生開展捐資助學,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愛;提供精準服務,解決企業發展鄉村產業用地難問題;完善道路、路燈、廣場等基礎設施……
今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顯示,中國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廣大婦女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2022年至2024年,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培訓婦女1.2萬人。
立鴻鵠志,展巾幗貌。
廣大婦女正以主動作為的姿態走在時代前列,在現代化建設各領域擔當作為、綻放光彩,讓“半邊天”的力量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璀璨綻放。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