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取得超百項合作成果
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成果清單11月18日在陜西西安發布,這些成果涵蓋中歐班列高效運輸、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和創新發展等四大領域。在多方形成的111項務實合作成果中,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第四批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等引發關注和熱議,包括中歐班列口岸站及后方通道擴能等系列成果同時發布。

11月18日,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在西安舉行,本屆論壇以“聯通亞歐,共享未來”為主題。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據了解,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成果清單,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企業、智庫、金融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等145個合作主體。其中十大代表性成果包括:中國與中亞五國簽署關于深化中歐(亞)班列合作的倡議,這是首份以中歐(亞)班列國際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多邊政府間合作文件;發布《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第四批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其中新增中國鄭州至德國漢堡等7條線路,使得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已達17條,形成了年開行1000列以上規模;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加入中間走廊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成立亞歐互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簽署共建跨里海國際運輸線路能力提升合作協議;設立300億元人民幣中歐班列專項貸款;發布支持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開行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游專列;發布《光軌紀——亞歐大陸的時空篇》案例集。

11月18日,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在西安舉行,本屆論壇以“聯通亞歐,共享未來”為主題。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白俄羅斯交通和通信部部長阿列克謝·利亞赫諾維奇表示,白俄羅斯從首批集裝箱運輸之初就積極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現在,中歐班列這一品牌已經成為高質量高效率的代名詞。
中國國鐵集團董事長郭竹學說,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優化運輸組織,中歐班列去回程運量實現基本均衡,綜合重箱率達到100%,班列境內外運價較開行初期下降40%以上,運送的貨值近5000億美元,有效降低了國際物流成本。中歐班列向產業園區、商貿中心延伸,“班列+”新業態不斷涌現,有力促進了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郭竹學表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12萬列,形成了聯通中國境內128個城市,通達歐洲26個國家232個城市,以及亞洲11個國家100多個城市的國際運輸網絡,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劉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