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市灞橋區市場監管局聚焦質量強區建設、校園食品安全、年輕干部培養三大核心任務,通過統籌部署、部門聯動、實戰練兵等舉措,多點發力推動市場監管工作提質增效,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灞橋區市場監管局召開2025年“質量月”活動安排部署會
部署“質量月”活動
夯實質量強區建設基礎
為全面落實全國“質量月”活動部署,扎實推進全民質量行動,助力質量強區建設,近日,灞橋區市場監管局召開2025年“質量月”活動安排部署會。
會上組織學習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及《西安市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深化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宣讀了關于開展2025年灞橋區“質量月”活動的通知,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圍繞“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促進質量強國建設”活動主題,明確后期重點任務,要求將“質量開放日”、質量宣傳“四進”(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商圈)、質量專項整治、優質企業培強扶優等活動貫穿“質量月”活動始終。
會議要求,各單位要立足工作實際,緊扣“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促進質量強國建設”主題,以創新思維系統謀劃,因地制宜創新“質量月”活動形式與載體,充分調動企業、群眾等主體的積極性,確保活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為灞橋區質量強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
守護師生“舌尖安全”
金秋開學季,灞橋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工作,聯合街辦、教育局、公安環食藥大隊等部門,以“全鏈條監管、全方位守護”為核心目標,通過“提前部署定方向、聯動檢查除隱患、精準培訓強能力”的組合舉措,全面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全力保障轄區師生吃得安心、學得舒心。
8月下旬,灞橋區市場監管局召開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專題部署會,結合省、市工作要求,將“十統一六到位”管理模式作為校園食堂規范管理的核心標準,督促學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針對省市通報的食材儲存不規范、臺賬記錄不完整等食品安全風險點,部署集中整治行動,從制度層面壓實校園及相關經營主體的食品安全責任。

部署會后,狄寨市場監管所、洪慶市場監管所聯合街辦對轄區學校校長、食品安全總監進行開學食品安全培訓;紡織城市場監管所聯合公安環食藥大隊提前介入,對紡織城小學食堂開展“服務式”檢查,逐項核查食堂軟硬件提升情況、食材采購臺賬完整性、餐飲具清洗消毒流程,重點指導學校細化大宗食材進貨查驗管理;紅旗市場監管所聚焦開學“第一餐”安全,深入轄區校園食堂,嚴查“三防”設施規范使用、食品留樣是否達標、“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運行狀態等關鍵環節,對發現的細節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督促立行立改;灞橋市場監管所檢查轄區學校從業人員體檢及培訓情況,從餐飲具消毒到食品留樣,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灞橋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加大問題整改“回頭看”頻次,充分運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智慧化手段,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向規范化、精細化邁進,切實守護廣大師生“舌尖安全”。

從紙上練兵到現場監管
新公務員“實戰”練尖兵
把《特種設備安全法》揣進口袋,將鍋爐安全規程記進筆記,轉身就扎進企業的鍋爐房和生產線——近日,灞橋區市場監管局組織新入職的公務員開展了一場“理論+實踐”深度融合的特種設備監管實訓,讓年輕干部在“沉浸式”課堂中快速實現從“懂條文”到“會查驗”的轉變。
新進公務員先是跟著經驗豐富的“老監管”系統梳理《特種設備安全法》《鍋爐安全技術規程》等法規標準,把使用登記、附件校驗等核心要求整理成“監管筆記”。隨后,到西安兆龍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一線,以在用的蒸汽鍋爐為“教具”,開展外部檢驗和改造監檢實戰學習。
“鍋爐排污要先開慢開閥預熱,再開快開閥,順序絕不能錯!”“超壓報警后第一步是什么?緊急停機!”在設備轟鳴聲中,專家一邊緊盯作業人員的操作,一邊現場拆解規范要點。從資質核查到聯鎖保護測試,從本體附件的運轉狀態到安全裝置的響應閾值,每一個檢查項目都被轉化為實景教學。新進公務員們蹲在設備旁認真記錄、對照筆記核對條款,將“紙上規范”與“現場實況”一一對應。
這場由灞橋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特檢院專家共同打造的“隱患排查+現場教培”活動,不僅為企業做了一次全面“體檢”,也為新監管人員提供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實操培訓。它把枯燥的條文轉化成了生動的隱患辨識力,把標準程序變成一步步可操作的監管動作。
“過去只知道‘要符合條款’,來了現場才明白‘怎樣算符合’。”一位新進公務員感慨道。從“背誦”到“辨識”、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中,他們逐漸理解了監管的內在邏輯,學會如何將文字標準轉化為檢查方法。灞橋區市場監管局正在用一場場“學用結合”的實戰練兵,推動新生力量加速成長為監管一線的可靠尖兵。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