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瞧,這株植物葉片的鋸齒邊緣更尖銳,摸著手感扎人,它可不是能吃的薺菜,而是罌粟幼苗!”干警指著毒品原植物仿真模型說道。10月27日,第32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現場熱鬧非凡,陜西省新周強制隔離戒毒所聯合楊陵區司法局,以“禁種鏟毒護凈土 法治護航興三農”為主題,在種子展示交易市場開展禁毒宣傳,把“辨毒草、守凈土”的禁毒法治課搬進農高會,幫助農業從業者筑牢禁種防毒防線。
省新周戒毒所“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的展臺前很快圍滿了參觀群眾。干警拿著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仿真模型,邊展示邊拆解識別要點:“罌粟葉片較大較厚,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虞美人葉片更窄、鋸齒更細密,植株上有明顯的糙毛,花瓣也更薄。”針對群眾易混淆的大麻與火麻,干警補充道:“火麻纖維粗,植株高大、瘦長,可用于紡織,而大麻植株矮小、粗壯,葉子較寬,含有致幻成分,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干警還結合真實案例以案說法,詳細講解非法種植的法律后果,提醒大家:“非法種植罌粟,哪怕一株也違法!不管是田間地頭、陽臺花盆,只要藏著‘毒草’,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為增強宣傳效果,干警現場組織開展了“火眼金睛識毒株”互動游戲。干警將罌粟、大麻與易混淆的薺菜、虞美人等植物圖片制成題卡,參與者需在限定時間內準確區分并說明特征。“這個植株莖光滑,是罌粟!有糙毛的是虞美人!”一位農戶快速作答。現場氣氛活躍,大家在輕松互動中加深了對禁毒知識的掌握。
宣傳隊還逐戶走訪了展銷區攤位,在發放“禁種毒品原植物”宣傳彩頁的同時,提醒商戶引進植株或種子時,對不常見的品種務必提高警惕,避免因一時疏忽引入“問題植物”。在玉米種子展臺前,一位采購商接過宣傳單后感慨道:“以前真不知道這么多植物都‘藏著毒’,我們合作社經常引進新品種,你們的提醒太及時了,以后進貨我一定多留心,堅決不碰法律紅線!”
“此次走進農高會,從現場群眾圍攏咨詢、積極參與互動的熱情,到商戶感慨提醒及時,我們看到了活動的實效,也更堅定了守護農業‘無毒凈土’的信心和責任。”活動最后,省新周戒毒所干警說道。楊陵區司法局相關人員也表示:“農高會是廣大農業從業者聚集的重要平臺,把禁毒知識送到田間地頭,正是從源頭遏制非法種植行為的關鍵。此次活動讓‘不種毒、不染毒、不涉毒’的意識扎根‘三農’領域,為守護農業生產‘無毒凈土’筑牢了堅實的法治屏障。”(崔晨宇 李卓)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