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軍
8月下旬,河南游客王雷帶著孩子到韓城旅游。最后一站,住在當地的親戚李峰說:“走,到鋼鐵廠旅游去!”
8月26日,藍天白云下,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鋼公司”)綠樹成蔭。印象中“傻大黑粗”的鋼鐵生產企業,如今已是風景如畫的國家4A級工業旅游景區,每年有4萬多人來這里旅游。
李峰帶著王雷到龍鋼公司旅游還有一層原因:去年冬季李峰家暖氣的熱源,就來自龍鋼公司。
過去,韓城市區集中供暖以燃煤鍋爐作為熱源。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集中供暖用戶量逐年增加,對供暖熱源的需求旺盛。為彌補供暖缺口,2023年4月,韓城市啟動余熱利用清潔供暖項目建設,探索利用龍鋼公司生產中產生的沖渣水、爐壁冷卻水、燒結環冷機蒸汽、煉鋼區蒸汽、高爐煤氣、電廠煙氣等,為市區居民集中供暖。
“高爐煉鐵后產生的爐渣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至1600攝氏度,需要通過沖渣水進行冷卻,會產生約85攝氏度的沖渣熱水。同時,煉鐵燒結工序產生的環冷煙氣溫度可達400攝氏度。”龍鋼公司能源管控中心主任王明杰介紹,將這些余熱采集利用,再通過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不但解決了鋼鐵企業高能耗、高排放難題,還減少了城市碳排放。
2024年2月初,供暖管網全線貫通,1座換熱總站、6座換熱分站建設完成,同年11月11日開始正式供暖。李峰是受益者之一。
老鋼企成了環保“優等生”。
“為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2024年龍鋼公司建成了一體化智慧管控平臺。這就像給生產線裝上了‘火眼金睛’,從原料進廠到鐵水出爐,每個環節都看得清清楚楚,同時清晰記錄著各種余熱能源從產生、存儲到回收利用的全過程。”王明杰說。
8月26日早上,龍鋼公司設備能源辦主任楊衛鋒發現管控平臺正在報警,提示燒結機溫度異常波動。“因為提醒及時,避免了設備損失。”楊衛鋒說。
“這個管控平臺連1度電、1立方米煤氣的消耗都算得清清楚楚,是集成數據采集、工藝分析、成本核算等功能的‘復合型選手’,為生產管理帶來了質的飛躍。尤其在四級成本核算方面,平臺能夠敏銳地反映細節變化。”王明杰說。
走在龍鋼公司廠區,王雷驚訝地問:“鋼鐵廠怎么不見煙囪冒煙?”李峰卻一點也不驚訝,他知道這些年龍鋼公司對環保裝備進行了全面升級。
龍鋼公司隸屬于陜鋼集團。為有效控制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陜鋼集團啃下全流程改造“硬骨頭”。2024年,陜鋼集團燒結工序能耗較行業平均水平低13.41%,煉鐵高爐工序能耗較行業平均水平低2.56%,煉鋼轉爐工序能耗較行業平均水平低17.99%。
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實現綠色轉型,陜鋼集團一直走在前列:替換老舊高耗能設備,從源頭降低能源消耗;采用智能巡檢、變壓器紅外雙視監測等先進技術,提升電氣系統運行效率與安全性……
清潔運輸是環保的重要一環。
4年前,陜鋼集團啟動清潔運輸電動重卡替代項目。電動重卡相較于傳統燃油車具有綠色、零排放、無污染等優勢,動力更強勁、運輸更高效。截至目前,陜鋼集團已替換電動重卡107輛(其中龍鋼公司87輛,漢鋼公司20輛),并同步配套建設了2個充電站、2個換電站,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噸左右。
漢江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讓漢鋼公司引以為傲的是:公司距離漢江直線距離僅3公里,又是耗水大戶,卻沒有讓一滴廢水流進漢江。
實現廢水零排放,漢鋼公司是怎么做到的?
漢鋼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羅朝陽介紹,公司投建中央水處理系統,采用“分質供水、梯級排水、系統大循環”工藝,實現了新水多級利用、廢水重復使用、富余水高效利用。
在漢鋼公司中央水處理中心,波光粼粼的水面與花木相映成趣。兩個總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鋼筋混凝土儲水池引人注目。
“1號水池是企業生產應急水池。2號水池每年可收集雨水90萬立方米。”漢鋼公司公輔中心能源雙碳組主管李軍漢說,每隔4小時,化驗人員會采集一次樣本,對處理后水的濁度、pH值、硬度等8項指標進行檢測,確保污水處理達標,可以安全使用。
為了把節水落到實處,漢鋼公司落實公司領導、用水管理部門、各生產作業區和班組責任人等四級管理責任,形成了全方位監督管理體系。
目前,漢鋼公司噸鋼耗新水1.4立方米(遠低于行業定額3.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8.68%(行業平均水平98.39%),在節水技術方面擁有8項授權專利。2024年,漢鋼公司入選工信部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典型案例名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