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延安市延河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在2025年9月22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延安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邵瑞華介紹了延安市“美麗河湖”建設的有關情況。
延安地處黃河中游,黃河延安段全長169公里,境內有延河、清澗河、云巖河、仕望河、涺水河5條一級支流。近年來,延安市以“六水同治”(即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修復、水災害防治、水環境治理、水文化挖掘、水價值轉化)為抓手,全面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邵瑞華介紹,延安市堅持高位推動,壓緊壓實治水責任。市委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工作布局,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鐵腕治水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并制定了《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規和文件,為水環境治理提供了保障。
在健全工作機制方面,延安市建立了生態環保督察巡查機制,加強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目標責任考核中的比重,還健全了環境質量信息公開機制,強化了水污染防治成效與資金調配的激勵約束。累計扣繳水污染補償資金2.99億元,用于各縣(市、區)水環境治理。
“十四五” 以來,延安市實施系統治理,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累計投入治理資金 80 余億元,完成系統治水項目近 300 個,建成污水管網 769.3 公里,各類污水處理廠(站)188 個。深入推進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全市水土流失面積大幅減少,年平均入黃泥沙量降幅達 88%。
在嚴格精細管控方面,延安市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 “一口一檔” 動態管理,溯源率達 100%,整治率達 99.3%。制定了《延安市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通過三級水質自動監測網絡等手段,統籌開展全流域水質分析與預警。
為強化風險防控,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延安市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立治,縣級以上和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劃定率達到 100%。建設了王瑤水庫 “六閘六壩” 攔油工程,建立了水上應急搶險中心。
延安市還積極先行先試,先后被列為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全國退耕還林第一市等,通過試點先行,全域水生態治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協同發力,截至目前,延安市全面消除劣 Ⅴ 類水體,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 100%。連續三年實現地表水全域穩定達標,國控斷面 Ⅰ-Ⅲ 類優良水體斷面比例由 “十三五” 末的 78.6% 提高到 2024 年的 100%,延河整體水質由輕度污染提升為優良,水環境質量發生根本性轉變。(延安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