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第二天,陜西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呈現一派繁榮有序的節日景象。其中,西安旅游演藝市場表現尤為搶眼,經典劇目《長恨歌》單日演出收入近三百萬元,成為陜西假期文旅消費市場的最大亮點。

客流預警:西安城墻及秦陵博物館等位列大熱景區
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運行數據顯示,10月2日,重點監測景區接待火爆,咸陽袁家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榆林古城等景區位居前列。為保障游覽體驗,省文旅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及時對西安城墻、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熱門景區分時段發布了客流預警。
通過省文旅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對重點A級旅游景區客流情況進行監測,發布客流預警信息6次,分別為:華山景區(8時22分)、秦始皇帝陵博物館(9時39分)、陜西歷史博物館(9時58分)、西安城墻景區(11時21分)、咸陽博物館(11時31分)、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11時32分)。
旅行團接待情況也穩中有升,陜西省文旅廳大數據統計顯示,10月2日,省內接待國內旅游團數2943個,同比增長10.5%;國內游組團數737個,同比增長10.3%。
夜游出圈:旅游演出市場呈“井噴”態勢

旅游演藝市場堪稱“井噴”。在西安,《長恨歌》單日上演4場,吸引觀眾0.96萬人次,實現票房收入298.21萬元,彰顯了經典IP的強大號召力。
另據統計,《駝鈴傳奇》演出11場,收入271.93萬元;《西安千古情》演出17場,收入150萬元;《復活的軍團》《赳赳大秦》《無界·長安》等劇目也紛紛獻上精彩演出,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文旅夜經濟圖景,為游客提供了深度的文化體驗。
惠民促銷:免票+消費券組合拳降低出行成本
假日期間,歡樂與實惠并存。全省各地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文旅促消費活動,真金白銀讓利于民。
榆林市發放400萬元文旅電子消費券,直接激發了市民游客的消費熱情;銅川薛家寨、溪山勝境等景區對生日為10月1日或姓名含“國慶”的游客實行免票政策;咸陽禮泉縣推出憑高鐵票免費乘公交、游景區的優惠;渭南市通過線上平臺提供酒店滿減、門票折扣補貼;漢中市發放30萬元金秋消費券;商洛市則通過城區道路泊位免費、機關單位停車場開放、景區門票優惠及酒店折扣等一系列貼心舉措,有效緩解了假日“停車難”問題,并降低了游客出游成本。
公共服務:文化唱主角百萬群眾受益

公共文化服務同樣精彩紛呈。全省線上線下公共文化活動惠及群眾約78.96萬人次,非遺市集、展演、手工體驗等活動總參與量突破73.5萬人次,讓傳統文化在節日里煥發新活力。
陜西省文旅廳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各地共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公共文化活動1481場次,同比增長16.5%;惠及群眾約78.96萬人次,同比增長2.7%;全省“三館一站”服務31.78萬人次,同比增長15.31%。其中公共圖書館到館6.4萬人次(省圖書館到館1.18萬人次),線上服務10.6萬人次;文化館到館4.1萬人次,線上服務6.46萬人次;美術館到館0.38萬人次,線上服務0.32萬人次;文化站服務3.52萬人次。
另外,舉辦非遺活動268場次。其中,非遺市集活動41場次、非遺展演活動69場次、非遺手工體驗(公益教學)活動55場次、非遺進景區活動103場次,總參與量突破73.5萬人次。
西安市還舉辦慶國慶·歌唱祖國快閃、紅色主題觀影等系列文化活動,推出“8號公路”聯盟大市集,匯聚非遺展銷、特色小吃、手工藝品、兒童娛樂、“忙罷”主題文創、后備箱市集等多種業態,打造全區規模最大、業態最全、最具煙火氣和藝術感的假日潮流市集。
市場保障方面,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加強巡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316人次,檢查經營單位644家次,現場整改安全隱患27個,確保了假日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這個國慶長假,陜西省通過豐富的產品供給、精彩的文藝演出和實實在在的惠民措施,成功營造了安全、熱鬧、實惠的假日氛圍,讓廣大游客和市民在歡樂祥和中暢享文旅盛宴。
文/記者 職茵 實習生 謝思琪 圖/記者 尚洪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