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口腔智能醫療領域又“立功”啦!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傳來消息:該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銥民團隊研發的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正頜外科手術。經科技查新,這是世界范圍內機器人首次自主完成正頜手術中的截骨與骨塊定位任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已具備處理口腔頜面外科最復雜、精度要求最高手術的能力。
患者小葉因先天發育導致“地包天”,并且面部不對稱畸形,口腔咬合功能和面部容貌受到嚴重影響。
“上頜骨LeFort Ⅰ型截骨術及下頜骨矢狀劈開截骨術可以解決小葉的問題。這種手術通過把上下頜骨截斷,重新移位并固定在合適位置,從而建立穩定的咬合關系,同時恢復面部容貌美觀。手術精度要求極高,任何微小誤差均可能影響術后咀嚼、語言等功能,高度依賴醫生經驗,手術操作風險較高。”團隊成員、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博士后史雨林說。
團隊組織了多次專家會診,決定將手術最關鍵的LeFort Ⅰ型截骨術與骨塊再定位環節交由“機器人醫生”自主完成。
為了確保手術順利,團隊根據正頜外科疾病特點和要求對機器人軟硬件體系進行了迭代優化,并完成了動物模型驗證、臨床場景模擬測試等實驗研究,有效提升了機器人的安全性、精準性與穩定性。
術前,團隊基于患者CT及牙列掃描數據進行了精細的三維虛擬手術規劃,明確了上下頜牙列和骨塊再定位的理想位置及最佳截骨平面。
手術開始后,“機器人醫生”嚴格執行手術方案,沿最佳路徑對上頜骨進行了毫米級精確截骨,隨后準確移動并固定帶有上下頜牙列的骨塊。手術用時約4小時,達到了改善患者容貌外觀與咬合功能的雙重治療目標。
“此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們研發的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術機器人已初步具備在復雜解剖結構下應對各類高難度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能力。”團隊成員、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副教授商洪濤說。從種植手術、自體牙移植、根尖外科手術到“頜骨缺損一日重建”,再到此次的正頜外科手術,該機器人可提供覆蓋多術式、適配多場景的智能化手術解決方案,充分展現了機器人技術賦能外科、重塑臨床模式的巨大潛力,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記者 霍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