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10月8日上午,數智賦能 生涯引領——西京學院2025年就業創業工作會議舉行。會議旨在總結上一學年就業工作成效,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與短板,研判新一年就業創業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西京學院校長任芳、黨委書記李邦邦、常務副校長蘇明等出席會議。各學院、書院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就業工作獲獎人員參加會議。
過去一學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西京學院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就業工作實現了“穩中有進、質效雙升”。西京學院大學生創業就業中心主任王君在2025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總結中指出:學校實現了就業工作體系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到“全員聯動、全程服務、全面拓展、全力幫扶、全部核查”的“五全”工作體系的升級,系統性、穿透力顯著增強。在“破局AI挑戰,構建未來就業育人新體系”的主題報告中,王君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時代給就業市場和就業創業帶來的深刻變革與挑戰。
在交流分享環節,西京學院醫學院張煜星院長分享了學院如何通過強化統籌、深化校企合作、聚焦國家需求實現就業率與質量雙提升;土木工程學院何世丹老師深情講述了十余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當好研究生就業“聯絡員”的動人故事;商學院倪恒老師則系統介紹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系如何通過前置化職業引導、精準化就業服務和長效化跟蹤,助力畢業生實現高質高效就業的實踐路徑;設計藝術學院趙娟老師分享了其以心賦能、以行致遠的“全鏈條職業發展賦能工作法”;機械工程學院學生莆田作為職業規劃大賽獲獎代表,講述了科學規劃如何為其學業發展和職業發展點亮明燈。他們的分享鮮活、務實,充滿了對教育工作的熱愛,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分為四個小組,圍繞會議提交的有關文件進行了深入研討,各小組代表隨后匯報了討論情況。
西京學院副校長郭建新就2026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他強調,全校上下要統一思想,深刻認識當前就業工作面臨的宏觀壓力、學校內力提升需求、學生動力激發必要以及戰略任務推力的明確要求,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圍繞新一屆就業工作目標,他提出要聚焦關鍵,精準發力,重點實施“五大提升行動”:一是市場拓展深耕行動,在崗位供給上實現新突破;二是就業指導賦能行動,在學生競爭力上實現新提升;三是培養質量反哺行動,在人才適配度上實現新優化;四是創新創業驅動行動,在就業模式上開辟新路徑;五是全員聯動協同行動,在工作合力上達到新高度。他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考核激勵和氛圍營造,確保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面對經濟轉型深化、政策性崗位縮減、畢業生規模持續擴大等多重挑戰,任芳指出,單純依靠傳統就業工作模式已難以應對新形勢,必須跳出路徑依賴,推動就業工作與人才培養體系深度融合。
結合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任芳指出,人工智能正引發教育范式重構,高校必須主動應對。她分享了海外高校通過項目制教學、跨學科課程整合及行業導師參與等模式提升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推動學生從“學知識”向“用知識”轉變的經驗,提出西京學院須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步伐,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解構傳統專業知識體系,積極探索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圖譜”,推動課程整合與教學組織方式變革,將真實項目、創新實踐融入教學全過程,實現“做中學、學中做”。
針對產教融合,任芳強調要提升“訪企拓崗”實效,推動合作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重點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及區域重點行業,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生態。要通過提升培養質量、強化就業導向、推動升學與高質量就業并舉。同時,要加強對學生考研、考公、職業技能認證等多元化發展路徑的支持,探索建立畢業生“職業能力卓越認證”,突出學生個體優勢,提升就業競爭力。(尚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