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交出了一份扎實的產業答卷: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西北鈦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寶石機械、合力叉車等規上工業企業91戶、億元級龍頭企業6戶……全區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擎,成功走出一條以技術突破賦能傳統產業升級、以前沿布局引領新興動能成長的特色發展路徑,顯著增強了區域產業競爭力與影響力。

集群突破:“一區多園”構筑產業發展新高地
金臺區扎實推進“1239”行動,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圍繞油氣鉆采裝備、叉車及軌道交通、區域特色食品、鈦及新材料、數字經濟、低空經濟六大產業集群,逐步構建起以蟠龍高新區為龍頭,金河工業走廊、龍源工業園、西營科創園協同發力的“一區多園”產業發展平臺。
金河工業走廊以年產值超百億元的規模,躋身省級創新轉型示范工業園,其石油裝備與機床工具配套產業的壯大,正是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升級與協同創新實現能級躍升的典范。
龍源工業園聚焦特色食品、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四大產業集群,并成功設立全市首家秦創原寶雞金臺(蟠龍)飛地孵化器,這一舉措打破了地域限制,是融入全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生動實踐。
西營科創園與青網數字經濟科創園的啟動與建設,展現了金臺區面向未來布局新材料、數字經濟的戰略眼光,為產業持續迭代預留了寶貴空間。
低空領航:技術突破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
作為寶雞市低空經濟的核心承載區,金臺區依托86平方公里空域資源,著力構建“制造+運營+服務”全產業鏈生態。通過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平臺補鏈延鏈,發展成效顯著:全省首家5G-A通感一體基站與首條商飛航線建成啟用,無人機方艙在青網科技園投入運營,壹控智飛、北宸航天等產業鏈關鍵企業相繼落戶,標志著金臺區低空經濟從藍圖規劃邁入了實體運營的新階段。
核心技術突破是產業發展的“硬支撐”。全省首個5G-A通感一體基站的建成、全省首條商飛航線的開通,為低空飛行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通信和感知保障,解決了低空經濟最關鍵的基礎設施瓶頸。
平臺架構創新是產業生態的“連接器”。中國電信“天翼星云”平臺與無人機方艙的落地,構建了“云-邊-端”協同的閉環生態。這一技術架構打破了傳統無人機應用中的數據孤島和人工依賴,實現了無人機任務的智能化、規模化運營管理。
應用場景創新是產業價值的“實現場”。搟面皮低空配送、市區東西端航線搭建、醫用檢測樣本運輸、金陵河常態化巡檢等一批低空項目應用場景正全面推廣。同時,寶雞電信無人機方艙積極探索“低空+文旅”等多元化應用,依托載人飛行航線,通過“空中觀光線+直播”服務,打造“低空文旅+數字消費”新業態。此舉不僅推動了產業從“嘗鮮體驗”向“常態消費”轉變,更是以技術創新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培育新消費增長點的成功范例。

企業標桿:專精特新彰顯產業硬核實力
區內企業的蓬勃發展,是金臺區產業科技成色的最佳證明。
陜西樂惠潤達作為寶雞市首個液態食品裝備項目,以智能釀造裝備填補了寶雞市產業空白。其從洽談至投產僅用3個月的“蟠龍速度”,背后是強大的技術整合與工程化能力,展現了科技賦能下傳統食品裝備制造業的嶄新面貌。
陜西西北鈦鎳新材料有限公司則錨定“宇航級鈦材”這一高端領域,通過引進頂尖設備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掌握“真空蠕變校形技術”等核心工藝。公司積極構建“產學研一體化”模式,致力于突破鈦合金材料加工“卡脖子”技術,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國之重器領域,是金臺區乃至寶雞市以材料創新支撐國家戰略、攀登全球價值鏈高端的杰出代表。
寶雞市金臺區的發展實踐有力地證明,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就能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面向未來,金臺區正以其堅實的科教基礎、清晰的產業布局和前瞻的戰略眼光,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行穩致遠,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貢獻著“金臺力量”。(張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