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劍南
10月29日,安康市孝義善舉培育主題活動暨2025年第二期“安康好人”發布儀式在石泉縣舉辦。28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這些好人中,有不顧個人安危3次沖進火場,救出兩名年邁老人、協助疏散15名群眾的現役軍人李平安;有在鄰居去世后履行諾言,毅然承擔起照顧其3個孩子重任的“好鄰居”陳登發;有扎根秦巴山區30余年,致力于玉米育種、中藥材研究及農業技術推廣等工作的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王文章……
他們用一束束凡人善舉的微光,匯聚成照亮你我的星河,成為推動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正能量。
“當時情況危急,換成任何人都不會放任不管,更何況我是一名軍人。再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是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盡管在救人過程中因為吸入過量有害氣體住院治療,但李平安不后悔自己作出的選擇。
春風化雨,德潤人心,榜樣就在你我身邊。近年來,安康市推進孝義善舉培育工程,開展各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選樹學習宣傳活動,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越來越多人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傳遞真善美的道德力量,積小善而成大愛。
在安康城區漢江兩岸,活躍著一支志愿者救生隊。成立9年來,這支不斷壯大的隊伍先后參與義務救援百余起,挽救120余條生命,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漢江上的“生命守護者”。
“我們從小在漢江邊長大,熟悉漢江的情況,也目睹過不少危急情況。看見別人遇到危險,就想伸手去拉一把。”隊長周云康的話,道出了安康漢江志愿者救生隊成立的初衷。
2016年,在周云康的倡議下,48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游泳愛好者自發組成志愿者救生隊。
“我們在河堤邊公布了應急救生電話,在重點區域設立安全觀測點和巡邏點,確保有人遇險時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開展救援。”周云康說,盡管隊員都是水性極佳的游泳愛好者,但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遠比游泳渡江風險大。每一次下水救援,隊員們都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如今,安康漢江志愿者救生隊已發展至280余人,成為參與水上事故救援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力量,多人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等稱號。這些年,隊員們還定期參加技能培訓和救援演練,掌握科學、專業的水域救援方法,在提升救援成功率的同時,也確保了自身安全。
“救援時,大家幾乎都遇到過險情。但每挽救一條生命,我們都會感到無比自豪。”周云康說,他們會一直堅持下去,在漢江兩岸守護市民游客的生命安全。
安康漢江志愿者救生隊成員是安康市千千萬萬身邊好人的縮影。他們的故事平凡又偉大,是可學可做的“活教材”。
廣泛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和“孝義之星”“孝義之家”選樹宣傳活動,組建“好人宣講團”開展現場交流、巡講巡演,在公園廣場、公共文化場館等地設置好人事跡宣傳欄……安康市不斷加大先進典型宣傳力度,打造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矩陣,讓好人故事走進百姓生活,帶動更多人向上向善。
截至目前,安康市已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人、陜西省道德模范34人、“中國好人”68人、“陜西好人”172人,市級道德模范254人(組),“安康好人”512人(組),見賢思齊、擇善而從的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安康市建立健全禮遇關愛好人長效機制,圍繞節慶活動、走訪慰問、醫療保健等方面,細化激勵關愛措施,褒獎孝義善舉,樹立“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黨的好政策和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幫助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也更加堅定了我守好這個家的決心。”在紫陽縣界嶺鎮雙泉村,孝老愛親“中國好人”劉祖秋說。
丈夫去世后,劉祖秋日復一日地悉心照料聾啞的叔父、癱瘓在床的大伯哥和正在上學的侄女、女兒,用柔弱的身體為家人撐起一片天。“有社會各界的關懷,有這么多好心人的幫助,只要一家人互相幫襯,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劉祖秋說。
凡人星光,熠熠生輝。全社會的關心關注,讓學習模范、禮遇典型化作觸手可及的日常,匯聚成聚力建設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強大動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