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4日舉辦的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生物健康農業國際研討會上,陜西省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中心揭牌并啟動建設。
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生物健康農業國際研討會是2025秦創原發展論壇、硬科技創新大會系列活動之一,以“科技賦能絲路,創新驅動健康”為主題,由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陜西)聯盟、絲綢之路生物健康農業產業聯盟舉辦。研討會采用“主旨會議+國際論壇+調研交流”形式,旨在打造跨國界、跨學科的高端對話平臺,推動陜西科技成果走向世界,促進跨國技術項目落地,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綠色動能。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專家學者共話國際技術轉移合作基地建設、國際技術轉移;聚焦生物健康農業領域分享國際創新合作經驗與前沿實踐;實地調研,推動產學研資源精準對接。
陜西省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中心負責人劉小燕介紹,中心由科技部批復設立,旨在為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提供重要支撐平臺,將成為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核心引擎,通過技術轉移與產業協同,培育區域經濟新動能。大會還為中亞科技創新合作專委會、中巴科技創新合作專委會等10個“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陜西聯盟專委會授牌,并進行了國際技術轉移合作意向書簽約。
近年來,省科技廳以“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為牽引,持續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優化科研環境,提升開放能力,推動陜西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邁向新高度。
作為融合生物技術、大健康理念與現代農業的新型生產方式,生物健康農業正通過技術轉移、平臺搭建、人才交流等,成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農業合作的核心方向。在當天的活動中,“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陜西)聯盟專委會就生物健康農業等領域國際技術轉移進行了專題交流,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就國際科技合作實踐進行了分享交流。
(記者 張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