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光 群眾新聞網記者 雪野
11月5日清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級步行街展”陜西展區內,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臺前霧氣氤氳。國家一級高級技師、西安市級非遺“傳統煮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斌身著唐代圓領長袍,手持茶碾演示千年茶禮,四周彌漫的茶香與鄰近展位德發長餃子的清香交織在一起。
“今年陜西打造的‘舌尖長安·陜味千年’板塊,全景式呈現了三秦美食的千年傳承與創新活力。第八屆進博會舉辦期間,多款老字號美食集中亮相,其中近百年歷史的‘千古風味’餃子宴,曾以多達318種形態各異、餡料多樣的餃子創下‘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向世界展示了陜西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限創意;傳世糕點喚醒味覺記憶,在細膩滋味中盡顯老陜的匠心堅守。以白酒、黃酒、紅酒為代表的多元酒品演繹陜西的釀造傳奇,茯茶、紅茶、綠茶各類茶品勾勒出陜茶從古道走向世界的傳播脈絡。蘋果、獼猴桃等規模化培育的優質果品,全方位展現陜西果業的強勁實力。多元展品盡顯三秦飲食的豐富維度,讓客商在品鑒中感受千年陜味,共探產業合作新機遇,搭建文化融合新平臺。”省商務廳工作人員介紹。
“這不是食物,是藝術品!”來自法國的采購商讓·皮埃爾驚嘆道。不遠處,來自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的兩名廚師正表演“面條舞蹈”。只見他們抻面時雙臂發力,面條在空中劃出優美弧線,引得觀眾陣陣喝彩。陜西“城市會客廳”現場負責人表示,開展首日,油潑面、臊子面、涼皮的銷量就突破了600份,肉夾饃、羊肉泡饃等美食不到下午3時便售罄。
在“國家級步行街展”陜西展區,傳統美食與現代文創持續碰撞出別樣火花。網紅“絨饃饃”展臺前,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完整還原烤饃、切肉、澆汁的全過程。“這是與電影聯名的‘長安荔枝’絨飾,這是復刻西安城墻紋理的掛件。”大相文博工作人員一邊向圍觀客商展示著文創產品一邊說。
美食飄香的背后,是陜西飲食產業走向世界的堅實步伐。11月7日,當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客商阿利舍爾對茯茶、紅茶的運輸提出疑問時,展位工作人員底氣十足地說:“關于物流您大可放心。如今在陜西,中歐班列(西安)貨運量全國領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通達全球數十個樞紐城市,新鮮美味保證能及時送達。”
“昨天我們請簽約伙伴品嘗了陜西的涼皮、肉夾饃,今天我們來感受一下油潑面和羊肉泡饃。”祖籍福建的上海某商貿公司負責人林通邊吃邊說,“進博會不僅是展示臺,更是一座連心橋,搭建了讓陜西味道從舌尖記憶變成合作共贏的橋梁。”
從千年茶禮到網紅文創,從老字號盛宴到果業新篇,這一切都表明,進博會上不僅飄著美食的香氣,更透著文化的芬芳與合作的希望。陜西以美食為媒,在第八屆進博會的舞臺上講述著新時代的絲路故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