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2025生態環境信息化技術研討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信息分會在陜西省西安市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人工智能賦能生態環境治理”為主題,會聚生態環境領域主管部門領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專家學者以及領軍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數字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的融合創新與未來發展。
“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要求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重點強調減污降碳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區域治理協同。規劃中“智能化”提及頻率顯著提升,“數字化”更是首次納入規劃表述,標志著“十五五”將進入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全域應用、系統治理的新階段,為生態環境信息化發展帶來重大機遇與挑戰。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賦能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已多次專題部署推進;信息中心圍繞數據賦能、智慧應用、安全保障等多業務板塊精準發力,建成危險廢物管理系統、推進碳市場數字化,構建“3+1+N”人工智能應用體系及行業大模型。全國各省市將積極探索、主動作為,通過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推動生態環境新質化事業再上新臺階。
據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郝彥偉介紹,陜西生態環境保護既關乎地方發展,更牽動全國大局。近年來,陜西深切體悟加強陜西生態文明建設的期望之重、責任之重、使命之重,以“國之大者”的政治自覺。堅決當好秦嶺衛士、護好黃河母親河,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主題報告環節,多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同臺分享,聚焦生態環境數智化轉型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鵬城國家實驗室智能計算部部長、鯤鵬領軍研究院博導劉方明,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陜西省生態環境廳信息中心副主任薛文婷,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副主任繩珍,生態環境部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黃明祥,陜西環信恒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碩分別以《國產算力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機遇、挑戰與示范應用》《中國綠色轉型進展與“十五五”展望》《陜西省生態環境數智轉型探索與實踐》《數智重塑生態治理 賦能美麗西安建設》《生態環境大模型構建技術與應用實踐》《從“感知智能”到“治理智能”:AI驅動生態環境精準治理的新范式》為題帶來干貨滿滿的專題分享,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多元思路和實踐借鑒。
據悉,本次會議為全國生態信息化領域搭建了政策解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高層次平臺,為“十五五”生態環境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各方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融合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更強動力、貢獻更大力量。
(記者 高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