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剛陪孩子熬完流感,這周爸媽又開始發燒咳嗽”“感冒剛好沒幾天,返工后又被同事傳染了”……近期,這樣的“流感循環”讓不少人苦不堪言。記者日前聯系采訪了西安市疾控中心傳控科主任醫師劉繼鋒,劉繼鋒提醒:流感防控的關鍵在于“科學前置”,接種流感疫苗作為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感染風險60%-90%,減少重癥發生,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核心防線。
雙重保障守護健康
劉繼鋒介紹,流感疫苗的防護價值體現在“個體保護”與“群體免疫”雙重層面,是應對流感的核心手段。
從個體防護來看,流感疫苗是高危人群的“健康保護盾”。不同人群感染流感后的癥狀差異顯著:60歲及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自然下降,感染后易引發肺炎、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住院率和死亡率遠高于普通人群;6月齡-3歲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是流感重癥的高發群體,此類兒童首次接種流感疫苗需間隔4周完成2劑次接種,才能形成有效保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導致原發病急性加重,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相關風險;醫務人員不僅自身感染風險高,還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中間載體,醫療機構應組織全員接種,既保護醫務人員自身,也守護患者安全。
此外,孕婦及6月齡以下嬰兒的看護者同樣需要重點防護。孕婦可安全接種流感滅活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為新生兒提供出生后一段時間的被動保護,且不會增加妊娠風險;而6月齡以下嬰兒因暫不滿足接種條件,其看護者接種疫苗可間接減少嬰兒接觸病毒的機會,筑牢防護屏障。
從群體防控來看,流感疫苗是構建群體免疫的“關鍵一環”。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僅靠個體接種難以完全阻斷傳播,若家庭成員、學校師生、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等集體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廣泛接種,可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大幅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風險。
接種需抓“黃金窗口期”
接種流感疫苗需把握最佳時間節點,才能在流感高發季獲得充分保護。劉繼鋒提醒,流感疫苗接種的“黃金窗口期”為每年9月至11月,建議公眾盡量在10月底前完成接種。由于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接種時間可適當調整:北方地區流感高發季來臨較早,可提前至9月啟動接種;南方地區高發季相對延后,接種時間可延長至11月中旬。即便錯過最佳窗口期,在流感流行季內未接種者仍可隨時補種,接種后2-4周體內會產生抗體,保護作用可持續6-8個月,能夠覆蓋整個流感高發期。
為確保接種安全,專家明確了流感疫苗接種的禁忌與慎用情況,公眾接種前需仔細核對:對流感疫苗中所含成分(如卵清蛋白、甲醛等)過敏者,或有任一流感疫苗接種嚴重過敏史者,禁止接種;患有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或處于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以及正在發熱的患者,建議待痊愈后或病情穩定控制后再接種;既往接種流感疫苗后6周內出現格林-巴利綜合征的患者,建議由專業醫生評估后再決定是否接種;妊娠早期婦女需慎用流感疫苗,孕中晚期婦女可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指導下接種流感滅活疫苗。
劉繼鋒呼吁,接種疫苗是流感防控最科學、最經濟的防護方式,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公眾尤其是重點人群,盡早前往就近的接種門診完成接種,同時做好日常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共同筑牢流感防控屏障。
(記者 王江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