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共登記慈善組織427家。5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引導慈善組織發揮廣泛聯系社會各界、線上線下募集資金的專業優勢,累計募集慈善款物價值135.26億元。慈善力量在參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陜西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推動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廣泛參與,形成多元共建的慈善生態。截至目前,全省慈善信托累計備案125單,資金規模達2.76億元,發布慈善標準11個,建成省級慈善社區(村)410個,打造了“村社慈善幸福家園”“慈安便民橋”“大病救助慈善項目”“慈善文化進校園”等一批品牌項目。
在防汛救災等行動中,慈善力量快速響應、精準發力。2024年7月汛期災情發生后,我省第一時間動員社會力量募集款物價值2889.63萬元,同時爭取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1500多萬元投入,開展“數字+救災”“數字+一老一小一弱幫扶”等專項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新修改的慈善法,進一步加強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一手抓促進、一手抓監管’,建立健全慈善制度,完善引導支持機制,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推動我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江春生說。
(記者 李旭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