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璋 樊星)2025年11月13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華陰市專場。華陰市委副書記、市長孟渭川在會上介紹,五年來,華陰市錨定“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目標,深耕“文旅立市、產業強市、生態美市”戰略,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碩果滿枝,繪就了一幅山清水秀、民富城興的壯美畫卷。

經濟實力穩步躍升,發展根基愈發堅實。預計“十四五”末,華陰市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85億元,年均增長3%;城鄉居民收入分別攀升至4.6萬元和1.8萬元,民生福祉持續厚植。農業領域,成功創建國家級小麥制種大縣,鄭麥1860品種創下全省高產紀錄,讓沃野良田結出“金穗子”;工業板塊,羅敷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經開區,新能源項目累計發電量達7億千瓦時,綠色轉型步伐堅實;231個市級重點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其中華山冰雪世界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徹底打破冬季旅游“淡季魔咒”,實現全年旅游熱度不減。
文旅融合煥發新機,山水人文交相輝映。華山景區創新推出“一票游兩日”政策,智慧化升級讓入園等待時間縮短30%,成功躋身“國家5A級旅游景區100強”,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體育賽事、康養旅游、鄉村民宿等多元業態蓬勃興起,20余場各類賽事成功舉辦,“清心溫泉”年均接待超10萬人次,為游客帶來全場景休閑體驗。非遺文化持續活化,華陰老腔在雙泉村等傳統村落落地傳承基地,2000余名學生接受培訓,讓古老藝術后繼有人;魏長城遺址公園入選國家黃河文化公園名錄,讓歷史文脈綿延不息。憑借這份底蘊與活力,華陰市蟬聯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成功躋身“中國文化百強縣”。
城鄉品質持續升級,宜居畫卷徐徐展開。城市更新蹄疾步穩,老舊小區改造惠及4000余戶居民,10條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完成,20余萬平方米新增綠地與口袋公園相映成趣,讓市民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鄉村振興成效斐然,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5個、“千萬工程”示范村6個,3個傳統村落得到精心呵護,華陰甜柿等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持續提升,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如今的華陰,森林覆蓋率達33.84%,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每年越冬的候鳥數量逐年攀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生動呈現。
改革創新賦能發展,民生保障溫暖人心。華陰市持續深化改革,行政許可網辦率高達98%,新增市場主體1萬余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家,發展活力充分迸發;中歐班列“渭西歐”華陰專列常態化運行,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民生保障精準有力,120個教育項目落地見效,新建中小學3所、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7020個,成功創建全省首批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市;醫療醫聯體覆蓋城鄉,25個養老服務中心構建起“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群眾就醫、養老更省心。五年來,累計城鎮新增就業2.18萬人,基本社保覆蓋率超98%,榮獲全省“平安銅鼎”稱號,讓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實在在。
孟渭川表示,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劃的關鍵節點,華陰市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華陰新篇章。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