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推動優質科普資源下沉鄉村校園,鳳縣以“科普+”融合模式為載體,持續豐富基層學校科普教育形式。10月31日,“科普+”進校園活動在平木鎮中心小學順利開展,通過無人機編隊展演與機器人互動體驗兩大核心環節,為該校40余名師生打造了一場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科技體驗,讓鄉村少年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播撒科學探索的種子。

活動現場,操場上的無人機表演率先拉開序幕。多架無人機在操控員指令下靈活升空,不斷變換出多樣造型,時而組成象征科技的圖案,時而呈現鼓勵學子的字樣,精彩的空中展演引發師生陣陣歡呼。互動區,科普志愿者則帶領同學們體驗機器人項目,不僅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基礎動作與語音交互功能,還通過簡易講解,引導孩子們親手操作小型機器人完成基礎任務,讓大家在實踐中初步理解科技原理。

“以往課堂上的科普知識多停留在書本上,這樣的實地體驗讓孩子們對科技有了更直觀的認知。”平木鎮中心小學董校長表示,鄉村學校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較少,此次活動用孩子們感興趣的形式傳遞科學知識,有效激發了大家的探索欲,不少同學活動后還主動追問后續科普活動安排,充分體現了“科普+”模式的吸引力。

此次校園科普活動是鳳縣“科普+”系列行動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鳳縣已圍繞“科普+”進機關、“科普+”進融媒、“科普+”進農村、“科普+”進校園等大方向開展活動20余場,覆蓋超5000人次。下一步,鳳縣將繼續整合社會資源,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更多主題科普活動,同時培育鄉村學校“科普輔導員”隊伍,推動科普教育從“單次活動”轉向“常態課程”,讓科學精神在鄉村校園持續扎根。(羅亞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