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安縣云蓋寺鎮的古街巷陌間,總能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身影穿梭于青磚灰瓦之間。今年83歲的梁禮清,是鎮安縣農業銀行的退休職工,也是一名老黨員。自1999年退休以來,他放棄安逸的晚年生活,毅然扛起文物保護的重任,用腳步丈量歷史,以赤誠守護鄉愁,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文物守護神”。

二十年如一日 守護歷史文脈
云蓋寺鎮素有“千年古鎮”之稱,鎮內古建筑群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記憶。然而,隨著歲月侵蝕,許多文物面臨損毀風險。“看到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無人問津,我心里著急啊!”回憶起最初投身文保事業的初衷,梁禮清感慨萬千。
2013年,云蓋寺鎮入選陜西省文化旅游名鎮,古街民居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面對部分群眾對文物保護的誤解,梁禮清主動請纓,牽頭成立文物保護小組,動員“五老”群體(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老軍人)共同參與。他白天挨家挨戶宣講政策,夜晚查閱資料整理文保檔案,甚至以自家房屋修繕為示范,打消村民顧慮,最終憑借對文物價值的深刻理解贏得各方尊重。
“文物修復必須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哪怕是一塊磚、一片瓦都不能隨意更換。”梁禮清說。在他的嚴格監督下,云蓋寺古街的40余處明清古建得以完整保留,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旅游名片。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文保力量不斷壯大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堅守就能點亮文明之光。”為了讓文物保護深入人心,梁禮清創新宣傳方式:他自制宣傳冊發放至農戶,將文物保護知識編入地方戲曲,在中小學校開設“小小講解員”課堂……如今,云蓋寺鎮的文保志愿者隊伍已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近百人,覆蓋全鎮12個村社,梁禮清也獲評“陜西省文物保護先進個人”,面對贊譽,他謙遜地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只要我還走得動,就會一直守下去。”
在梁禮清精神的感召下,鎮安縣不斷完善文保體系,縣文旅局設立專項保護基金,劃定文物紅線,鎮村兩級組建聯合巡查隊。目前,云蓋寺鎮已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文保格局,轄區內37處縣級以上文保單位全部建檔立卡,實現動態管理。
“梁老的堅守不僅守護了文化遺產,更喚醒了全社會的文化自覺。”鎮安縣文旅局局長表示,將以梁禮清為榜樣,不斷推動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古老文明煥發新生。(通訊員 侯興華 王強 辛恒衛)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