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陜縣梅子鎮南昌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獼猴桃豐收季,空氣中彌漫著成熟果實散發的香甜氣息。寧陜縣政協幫扶的梅子鎮南昌村獼猴桃產業園區內,呈現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再等一周左右,就能大規模采摘、銷售了。”南昌村黨支部副書記王興平站在自家果園里,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眼神里滿是對豐收的期待。他的果園里,獼猴桃樹郁郁蔥蔥。“我種植的這些獼猴桃,預計能收1萬斤果子,毛收入大概有8萬元。”王興平興奮地說道。今年,他在果園里投入了2萬余元用于科學管理,扣除成本后,純利潤將超過5萬元。
除了處理村內事務,王興平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果園里,他對獼猴桃的種植管理可謂是輕車熟路。“施肥、剪枝、疏芽、授粉、疏果、除草,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種植獼猴桃是個精細活兒,一點懶都偷不了。”他一邊熟練地修剪著枝條,一邊侃侃而談。2018年,王興平跟隨村委考察團赴陜西周至、眉縣等地學習先進的獼猴桃種植技術。回村后,他不顧眾人的質疑,毅然成為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始試種獼猴桃。此后,他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勤懇鉆研種植技術,不斷摸索適合南昌村土壤和氣候的種植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種出的獼猴桃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在南昌村都是數一數二的。
示范效應很快顯現出來,不少村民看到種獼猴桃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紛紛加入了種植行列。從最初寥寥數戶的嘗試,到如今20余戶的積極參與,獼猴桃產業在南昌村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村里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模和品牌價值,縣政協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緊密協同,齊心協力為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添磚加瓦。先后推動成立了女王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們能夠抱團發展,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建設標準化產業園區,為獼猴桃的種植提供了更加科學、規范的環境;引進分選加工生產線,提高了獼猴桃的附加值;并且成功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完成了自主品牌注冊。隨著“翠香”獼猴桃聲名漸響,它那軟糯綿密、酸甜適中、果肉細膩的獨特口感,如同磁石般吸引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目光。
縣政協委員、派駐南昌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楊恩鑫自豪地介紹說:“今年在村組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又新增3戶掛果農戶,總產量預計突破10萬斤,產值約60萬元,比去年有了明顯的增長。”
“我們的獼猴桃很暢銷,早已銷往全國各地。今年光是老顧客提前預訂的就將近2萬斤。”南昌村黨支部書記陳登華站在果園的高處,望著漫山遍野即將豐收的果園,信心滿滿地說道。他表示,下一步南昌村將持續推進獼猴桃產業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做優品質、做強品牌,讓這一枚枚小小的“金果果”,真正成為村民致富的“幸福果”。(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楊卓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