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九月下旬,秋意漸濃,漫步在漢中市鎮巴縣簡池鎮李塘村,遠山含黛、清流環繞,白墻青瓦的農房錯落有致,稻田在連續小雨洗刷下更顯翠意綿延——這幅生機盎然的“田園詩意畫卷”,正是鎮巴縣政協連續十年傾力幫扶結出豐碩成果的真實寫照。近日,在李塘村舉行的“十年幫扶結碩果,依依不舍駐村情”主題總結會上,伴隨著窗外淅瀝的雨聲,村“兩委”滿懷感激,代全體村民向縣政協送上“政協幫扶結碩果,李塘舊貌換新顏”的錦旗,以表達最深切的感恩與不舍!

十年前,李塘村還是一個地處巴山腹地、基礎薄弱、產業零散的貧困村。自縣政協結對幫扶以來,一批又一批駐村工作隊扎根于此,傾心幫扶、傾力實干,帶領全村走出了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振興之路。
縣政協以“實干”為筆,繪就李塘發展新藍圖。駐村工作隊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換民心,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精準把脈村情實際到反復論證發展路徑,最終確定了以“田園綜合體”為定位,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他們堅持“不搞高大上、只要接地氣”,帶領村民發展生態水稻2000余畝,建起大米加工廠和茶葉加工廠,推廣稻花魚養殖,實現戶均年增收3000元;打造“一河兩岸”旅游步道、“三橋三道”“李塘書院”、房車營地等一批特色項目,連續舉辦油菜花節、豐收節,年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花田火鍋”“田園燒烤”成為網紅打卡點,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幫扶十年,改變十年。縣政協累計選派第一書記6人次、駐村隊員15人次,他們中有人連續駐村6年,有人帶病堅守,有人臨退仍請纓一線。他們把村民當家人,把幫扶當事業,爭取項目、引進資源、培育產業、涵養文化,幫助李塘村先后獲評鄉村振興市級示范村、“千萬工程”省級示范村、市級文明村,“李塘書院”更被評為“三秦最美閱讀空間”。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鎮巴縣“田園小鎮”的亮麗名片。
隨著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集中輪換,縣政協的幫扶聯系點也將調整至楊家河鎮。總結會上,李塘村黨支部書記動情地說:“這十年,縣政協的幫扶不僅為我們帶來了項目和資金,更留下了務實擔當的作風和開拓進取的精神。我們會永遠記得,是政協人用十年的堅守,換來了李塘今天的蝶變!”
真情幫扶,山鄉巨變。這面錦旗,承載的是李塘村民沉甸甸的感激,見證的是政協與村莊之間深深的情誼。李塘村也將以此為動力,繼續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鎮巴縣簡池鎮李塘村村委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