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白鹿原,秋陽和煦,景色宜人。10月18日,由陜西旅游集團、陜西白鹿原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人民藝術家石憲章先生塑像揭幕儀式”在白鹿原影視城隆重舉行,標志著一代人民書法家正式入駐匯聚了柳青、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文學陜軍雕塑群的“陜西文化名人堂”。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周冰、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振華等有關領導和5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揭幕儀式。

石憲章先生(1930-2004),天津武清人,幼承家學,酷愛書法,青年時代受書法大家華世奎影響,后得書畫大家張寒杉指導,廣涉文史、深研書法,以大氣磅礴、蒼勁豪邁、深厚肅穆的獨特書風,終成一代書法大家。他的作品在陜西乃至全國都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與特有的影響力,他題寫的匾額碑刻遍及省內外和黃帝陵、華山、翠華山、司馬祠、大雁塔、樓觀臺、諸葛亮廟、大佛寺等名勝古跡。他一生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治學嚴謹、尊重前賢、獎掖后學,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堪稱書壇楷模。2004年7月16日,他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74歲。
作為一名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石憲章先生一生都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他在陜西書壇和人民群眾之間有一種別人無法替代的情感與位置,“書品人品皆上品”是人們對他發自內心的贊譽。他一生用飽含深情的筆墨,無怨無悔地為人民群眾義務創作了無數書法作品,這些承載著他深厚人民情懷和崇高精神的翰墨作品走入大街小巷、千家萬戶,留下了許多傳頌至今的佳話。
石憲章先生去世后,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2007年和2014年,在他逝世三周年和十周年時,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省文聯、省書協先后聯合舉辦了“石憲章書法藝術回顧展”“當代著名書法家石憲章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暨大型書法藝術展”。有關方面還組織出版了《石憲章先生書法作品集》《石憲章先生牌匾集》《人民藝術家——石憲章先生藝術評傳》,拍攝了電視藝術片《永遠的石憲章》。

由陜西旅游集團在白鹿原影視城精心打造的“陜西文化名人堂”,以“匯聚三秦名家、傳承陜西文脈”為核心定位,此前已為“陜西十大作家”(含柳青、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文學名家)等文學領域代表人物塑像,通過雕塑群、主題展等形式,讓文化名人精神與文旅場景深度融合。此次將石憲章先生塑像引入白鹿原影視城,是“陜西文化名人堂”首次納入書法領域大家。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周冰在致辭中表示,石憲章先生塑像落地白鹿原影視城,是陜西旅游集團打造“藝術之原”戰略的關鍵一步,也是“陜西文化名人堂”豐富藝術維度、拓寬文化覆蓋面的重要舉措。期待以塑像為紐帶,讓石憲章先生“扎根傳統、守正創新、服務人民”的藝術精神成為文旅場景的鮮活注腳,推動多元藝術在白鹿原交融共生。
石憲章先生的女兒,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石瑞芳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父親深耕書法、情系人民的一生。她說,父親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始終是我們為人、做事、治學的楷模。今天,父親紀念塑像的落成,不僅是對父親個人的緬懷,更是對中國書法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紀念和緬懷父親,就是要學習他愛黨愛國、心系人民的崇高精神,勇于創新、精益求精的藝術境界和德藝雙馨、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作為后輩,我們將牢記父親的教誨,堅定人民立場、堅守藝術初心,潛心創作、服務人民,為西安和陜西書法事業的傳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振華在致辭中說,石憲章先生是三秦書風的杰出代表,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其無私奉獻精神得到黨和政府以及廣大群眾的肯定和贊譽。石憲章先生塑像入駐“陜西文化名人堂”,不僅是對他個人藝術成就的最高認可,更是陜西在新時代鑄就文藝高峰、推動文化繁榮的生動實踐,彰顯了陜西文化建設的堅定決心。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在講話中說,今天陜西旅游集團為石憲章先生塑像,以其為榜樣,挖掘其內涵,弘揚其精神,這是繼往開來、再創我省書法藝術美好明天的有為之舉、創新之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內涵,使更多的藝術家能以石憲章先生為榜樣,為歷史存正氣、為社會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
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和著名書法家、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鐘明善通過視頻表達了對石憲章先生深切的追思和懷念。
揭幕儀式后舉行了“石憲章先生書法藝術研討會”。文化學者、藝術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從不同角度對石憲章先生的書藝人品和書法精神進行了緬懷和追思,對他卓越的藝術成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
靜水流深,風范長存。石憲章先生去世21年來,陜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他那磅礴大氣、綻放人格光彩、蘊含為民情懷的匾額碑刻,已經成為陜西的重要景觀和文化標志,深深融入三秦大地和人們的記憶。如今,他的塑像矗立于美麗的白鹿原上,成為一座翰墨豐碑,為歷史和人民所銘記。(張繼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