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破解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的問題成為關鍵。
近日,興業銀行落地系統內首筆VEP質押貸款,以國家AAAA級風景區——四川西昌邛海濕地景區一、二、三期特定地域生態價值(VEP)為質押,向項目運營方投放貸款1億元。
據介紹,VEP是特定地域空間內,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適宜產業在未來一定開發期限內所能產生的各類生態產品收益的價值總值,主要體現為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大類生態產品價值。“VEP”質押貸款是興業銀行發揮綠色行業研究優勢,以生態產品的供給服務、調節服務和支持服務等生態價值的核算量化作為質押創設的一種的綠色貸款產品,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植被生物量、水源涵養、氣候調節、釋氧、生態系統固碳、生物多樣性維持等多方面。
邛海濕地景區一、二、三期VEP超4億元,具有涵養水源、調節城市氣候、凈化水質、提供動植物棲息等多重功效。
“我們通過給綠水青山標注‘看得見’的價值,有效解決由于生態資產難評估、評估結果難應用導致的生態項目融資難等問題,是我行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領域的又一創新實踐。”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積極開發具有生態價值實現意義的特色產品,在全國率先落地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取水權質押貸款、林權質押貸款等創新產品,提升企業綠色融資可得性。近年來在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方面更是頻頻發力——在四川落地首筆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質押貸款,在福建落地全國首張市場化交易的林業生物資產票據質押貸款,破解企業缺乏抵押物的融資難題,支持福建省內首筆以數字人民幣采購海洋漁業碳匯的交易,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暢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以金融“含綠量”提升生態“含金量”。
截至9月末,興業銀行綠色金融融資余額2.47萬億元,其中綠色貸款余額11037.81億元,所支持項目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超2700萬噸。(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供稿)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