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寶塔區柳林鎮的付大媽(化名)在從玉米地返家途中,不慎從橋上墜落。事故發生后,付大媽當即出現劇烈腹痛,右側肢體無法活動,伴隨持續性疼痛與心慌癥狀。120急救人員迅速抵達現場,將其緊急送往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并在轉運途中同步開展初步對癥支持治療,為后續搶救爭取寶貴時間。

抵達醫院急診科后,接診醫生賀統主治醫師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救治流程,一邊穩定患者生命體征,一邊安排相關檢查。檢查結果很快明確:付大媽存在脾臟破裂、右側尺骨骨折及右側股骨轉子間骨折。其中,脾臟破裂屬于典型急危重癥,若延誤搶救,極可能因大出血危及生命。賀統主治醫師當即聯系普外科一病區值班醫生薛飛主治醫師,薛飛主治醫師火速趕到急診科會診,在評估患者病情后,立即將其轉運至普外科一病區急救室,同步推進術前準備與血制品調配工作,為手術搶救筑牢基礎。
隨著病情進展,付大媽需立即接受手術治療。薛飛主治醫師第一時間聯系手術麻醉科,值班醫生王燕、楊亞梅接到急診通知后迅速分工:王燕前往病房訪視患者,全面評估其身體狀況以制定個性化麻醉方案;楊亞梅則留在手術室,加急完成麻醉設備調試、藥品清點及搶救物品準備,確保手術流程銜接順暢。與此同時,手術麻醉科蘇鴻莉主任、曹青梅護士長同步啟動危重患者救治應急預案,統籌協調科室資源,為手術安全保駕護航。
患者被快速接入手術室后,以蘇鴻莉主任、王燕醫生為核心的麻醉團隊迅速行動:一方面精準完成氣管插管,保障患者術中呼吸穩定;另一方面高效實施橈動脈穿刺與右側頸內靜脈置管,僅用十分鐘便為患者開通了輸血“高速通道”,為術中抗休克治療奠定關鍵基礎。手術正式開始后,普外科一病區劉勇副主任帶領薛飛、吳建國、牛浪醫生團隊,為患者實施剖腹探查術及脾臟切除術。術中探查發現,患者腹腔內已積聚約1500毫升內出血及血凝塊,情況危急。為節約血源、減少異體血輸注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手術護理團隊賈晶、陳妮護士立即啟動自體血回輸技術,將患者腹腔內的積血經過專業處理后重新回輸體內。
在急診科、普外科一病區、手術麻醉科等多學科團隊的密切協作與高效保障下,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檢查顯示,患者血色素已從術前的63g/L提升至81g/L,生命體征逐步平穩。患者清醒后成功拔除氣管插管,被安全送回病房。截至目前,付大媽生命體征穩定,正處于進一步康復治療階段。
“每一位急危重癥患者的成功救治,都離不開全院多學科團隊的協同作戰。”延安市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蘇鴻莉主任表示,此次搶救不僅體現了臨床科室的快速響應能力,更離不開影像、輸血、檢驗等醫技科室的全力保障。隨著醫院創傷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的不斷完善,多學科協作救治機制將更加成熟,未來將為更多危急重癥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幫助更多患者轉危為安。(王燕)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