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寇靜 通訊員 楊柳
作為“全國十大金牌核桃縣”“中國核桃之鄉”,洛南縣核桃產業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9月24日,洛南縣政協召開十屆十五次常委會會議,圍繞“做大做強核桃產業 提升特色經濟發展水平”開展專題協商議政,匯聚政協智慧和力量,為全縣核桃產業破瓶頸、促升級、謀良策。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洛南縣核桃種植面積達70萬畝,培育核桃加工貿易企業、合作社210余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5億元,“洛南核桃”獲得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等,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為確保協商議政“靶向精準”,會前,縣政協專門成立調研組深入產業一線,實地察看核桃種植管護、精深加工流水線、市場流通體系、科技研發進展等情況,與企業負責人、種植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產業發展現狀、痛點難點,為協商議政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縣政府有關部門通報了全縣核桃產業發展情況,縣政協對調研情況作了說明,系統梳理產業在規模擴張、品牌培育、鏈條延伸等方面的成效,同時直指種植管理不精、精深加工不足、科技支撐薄弱、市場開拓有限等突出短板。
調研組建議,打造“全鏈條融合”加工集群,依托西北核桃物流園平臺,支持企業建設核桃精深加工示范線,開發保健品、文創產品、工業輔料等多元產品,形成“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打造核桃主題觀光園、采摘體驗基地、非遺手工坊等新業態,開展“核桃文化節”“核桃美食大賽”等特色活動,將洛南核桃從“農產品”升級為“文化IP”,大幅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要破解產業‘大而不強’的困境,首先得從‘源頭’做優基地。”商洛市政協委員郭安柱建議,創新“四旁”樹科管技術,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種植模式“規?;s化”發展;引導企業與食品研究院校深度合作,重點研發核桃蛋白粉、核桃多肽、核桃精油滴丸等高端飲品與保健產品,推動產業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賣品牌”轉型升級。
“品種與科技是產業升級的‘雙引擎’,缺一不可。”市政協委員楊剛平建議,強化品種改良,根據市場需求培育適配干果銷售、核桃仁加工、核桃油壓榨等不同場景的專用品種,避免產品同質化問題;強化金融賦能,協調金融機構加大核桃產業專項貸款額度,推出長期大額貸款產品,緩解龍頭企業在發展中的資金壓力,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村上2020年開始發展紅仁核桃,2023年開始掛果有收益。從近年種植實踐來看,群眾最缺少的還是技術。”縣政協委員閆明結合發展實際,建議組建產業服務隊,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做好對核桃產業合作社、經營主體的技術培訓工作,把核桃綜合科管納入鎮辦工作考核指標,推動核桃產業做優做強。
針對洛南特色紅仁核桃產業發展,縣政協委員劉亞軍提出了“專項化、標準化、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建議設立紅仁核桃產業專項基金,協調金融機構開發“核桃貸”專屬產品,組建紅仁核桃專業技術服務隊伍,打造紅仁核桃標準化示范基地,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動產業從“初級種植”向“高附加值加工”轉型。
“咱們洛南的核桃產品本地人都說好,但外面的消費者更傾向于認知度更高的品牌或區域產品。”陜西雄佰草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嬋說,要借助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宣傳“洛味緣核桃”區域公共品牌,鼓勵支持企業積極使用公共品牌,形成“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合力,提升洛南核桃產品市場認知度和溢價能力。
把發展核桃產業列入“十五五”規劃重大項目庫,從項目審批、用地、用能等方面給予傾斜;把握洛南核桃買全國、賣全國的貿易優勢,做強核桃對外貿易……
“核桃產業是洛南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事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群眾切身利益。”洛南縣政協主席李江峰表示,要將核桃產品開發利用項目納入“十五五”規劃重大項目庫,加快老化核桃園改良步伐,做強核桃對外貿易,做大做強核桃產業??h政協將持續當好“智囊團”“連心橋”,匯聚各方力量推動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讓核桃產業成為鼓圓群眾“錢袋子”、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實支柱。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