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小妹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024年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大唐不夜城的AR技術讓詩仙李白穿越千年時空,邀請大家一同欣賞今日長安盛世。如今,走在西安曲江新區的大街小巷,這樣與唐詩“相遇”的場景每一天都在上演。
10月31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組織“‘詩道終南 心意長安’西安市打造唐詩之都”主題采訪活動,立體呈現曲江新區打造“唐詩之都”的火熱實踐。
實體景觀為基
讓唐詩“看得見、摸得著”
走進大唐芙蓉園,全長120米的唐詩峽讓人流連忘返。天然巖石上,《涼州詞》《望廬山瀑布》等經典唐詩鐫刻其上,游客漫步峽谷溪流間,不經意間便與千古名句“撞個滿懷”。
“大唐芙蓉園本身就是一座立體的、可行走的‘唐詩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文化推薦官王青介紹,從紫云樓的恢宏建筑到各處亭臺樓閣的命名及楹聯匾額,詩詞元素無處不在,每一處景觀都能找到對應的詩意注解,為游客構建起完整的盛唐文化語境。
作為全國首批示范步行街,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主題雕塑群像成為熱門打卡景點。其中,“大唐群英譜”雕塑群尤為亮眼——李白、杜甫、王維等詩人形象聚合呈現,再現了盛唐文壇群星璀璨的場景。
“這些雕塑與街區典故雕塑結合,讓游客可以直觀感受唐詩誕生的時代土壤與精神內核。”曲江旅行服務文化推薦官金翰說。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在唐城墻遺址公園,詩詞不再是靜態的文字,而是晨練老人隨口吟出的佳句、孩童在雕塑前跟讀的啟蒙,更是社區詩會里的文化盛宴。
唐城墻遺址公園將4.2公里的夯土城墻化作流動的唐詩畫卷,“以詩造景、以景傳詩”,通過詩詞壁畫、碑刻雕塑呈現唐詩,設置回音壁、唐詩迷宮等特色互動設施,讓唐詩文化可觸可感、可參與可共享。
創新活化賦能
讓唐詩“可互動、能參與”
唐詩燈串、唐朝主題雕塑、與“詩人”即興對詩……近年來,曲江新區通過詩詞的“活化”,實現文旅IP的“破圈”。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始終秉承并遵循“文化+”發展理念,探索出一條“盛唐文化+文旅經濟”的發展模式:《詩書百曉生》將杜甫從“苦情詩人”變為幽默博學的“長安文化向導”;《詩弦潮韻》融合弦樂演奏與詩詞吟唱,將“詩酒趁年華”的文人雅趣展現得淋漓盡致。
夜幕降臨,《華燈太白》行為藝術準時上演,“李白”從華燈之中緩緩升起,吟誦詩句,與游客互動……讓詩人“活”過來,成為街區的文化符號和情感紐帶。
不僅如此,曲江新區還加速探索科技賦能文旅,讓“文化講述故事、科技創新表達”的效應加速釋放。
今年9月,全球首座以唐詩為主題的飛行樂園——曲江飛行劇院正式開業。劇院借助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動感座椅等技術,打造主題片《長安之上》??萍嫉募尤?,讓唐詩體驗突破時空限制。
劇院運營總監馬振興介紹,觀眾不僅能“飛越”長安城、大雁塔、曲江池等歷史地標,還能在李白、杜甫等詩人的經典詩篇意境中穿梭。開業以來,游客滿意度達95%。
文旅IP升級
讓唐詩“有延伸、助消費”
近年來,曲江新區以“以詩為魂、詩景一體、詩游融合”為原則,讓沉睡千年的唐詩“活”起來,構建起“可看、可聽、可觸、可參與”的沉浸式體驗矩陣。
目前,曲江新區各大文旅地標已開啟新一輪唐詩文化建設規劃,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唐詩韻味的沉浸式文旅場景,讓唐詩成為文旅深度融合“叫好”又“叫座”的大IP。
“我們將聚焦活化利用,打造系列IP演藝。圍繞著名詩人、經典詩篇,持續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動演藝,持續開展話劇《長安的荔枝》《長安十二時辰》全國巡演,讓李白、杜甫等唐詩人物從詩句中‘走出來’‘動起來’。”曲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曲江新區還將打造詩游曲江動線,推出“唐韻霓裳”城市觀光車主題游線路,串聯起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景區景點,讓游客深度體驗“唐詩之路”。
據了解,下一步,曲江新區將聚焦文旅融合,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創新開發唐詩文化主題餐飲、旅拍產品、文創產品,打造大唐芙蓉園唐詩主題宴會,推出“大唐詩韻香卡”“詩仙盲盒”等文化創意產品,構建全新體驗式消費新場景。
“目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2026年‘長安燈會’籌備工作,舉辦時間將提前至元旦。燈會將圍繞‘唐詩’‘文物’‘非遺’三大核心主題,營造‘一步、一詩、一景’的沉浸式場景,帶領廣大市民游客走進唐詩的世界,感受穿越千年的詩意與美好。”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書宇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