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婧 文/圖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秋日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展廳里,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西安獵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永峰望向窗外的藍天。在他身后,陳列著各種無人機模型以及擺滿榮譽證書和獎杯的展柜……
“短短幾年,我們從最初只有幾個人的小團隊,發展成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創新型企業,同時,我們也實現了逐夢藍天的創業理想,這背后離不開國家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趙永峰發自肺腑地感慨道。

深耕無人機領域
貢獻企業價值和力量
2002年,趙永峰以優異成績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并進入中航工業某研究所工作。“那會兒主要做慣性導航調試,接觸的大多是軍用飛機、艦船這些領域的飛控系統,無形中為我后來開拓新事業打下了扎實的技術底子。”趙永峰回憶道。
2012年,趙永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開工作穩定的研究所,加入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從基層業務員一路升任至高管;五年后,他又入職一家美國外企,擔任亞太區高管。他表示,正是這段經歷讓自己接觸到了先進的商業模式與管理理念,也讓其“將技術專長與創業結合”的念頭逐漸清晰起來。
“當時國內無人機市場正處于轉型和調整階段,市場對于具備高性能、創新性的無人機產品需求日益增長,但當時市場上的產品大多在技術或應用場景上存在一定局限。”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以及對行業趨勢的把握,趙永峰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2017年,趙永峰帶領團隊創立西安獵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此后數年,他們依托西安市碑林區的高校科研資源,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我們自主研發的飛控與航電系統,可依據客戶需求定制算法和航線,形成獨特的技術優勢。”趙永峰表示,目前,他們的產品在農業植保、電力巡檢、地理測繪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風險。
在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趙永峰始終沒有忘記技術應有的社會價值——當看到應急救援場景中,傳統人力救援面臨地形復雜、效率低下等難題時,他主動牽頭推動成立西安市應急救援協會,“我們不僅要提供技術,更要搭起‘技術+救援’的橋梁。”多年來,獵隼航空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各項應急救援演練和培訓活動,為提升救援效率、保障救援人員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提案助力無人機成為
“智慧”城市“神經末梢”
今年“五一”假期,西安碑林公安運用“指揮主導+無人機賦能+警犬協同”的模式,在城區主干道、繁華夜市以及人員密集的鬧市區域,開展動態巡邏防控工作,提升了巡邏效率與防控精度,守護了市民和游客平安。
這一高效精準的立體化防控模式背后,凝聚著一份來自趙永峰的提案助力。
去年,趙永峰在碑林區調研時發現,這里的空間跨度廣且功能分區雜多,警務人員在執法管理工作中,由于大多采取“單兵遙控”的無人機巡航模式,導致視頻數據常出現規格不統一、溯源難,無法實時與其他部門共享的問題,影響了警務工作效率和協同作戰能力。為此,趙永峰經過深入思考,提交了《關于碑林公安分局建設碑林區移動智慧城市的建議》的提案。隨后,該提案得到碑林區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采納,進一步推動了碑林區安全保障水平。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趙永峰每年都會聚焦科技賦能與無人機應用等前沿領域提交多件高質量提案。他說:“提案要提得準,不能泛泛而談。”為了確保建議切實可行,他養成了隨時記錄的習慣——無論是出差途中的靈感閃現,還是下班后的深入思考,都會及時記下,再逐步整理完善,最終形成有數據、有分析、有對策的完整提案。憑借這種細致入微的調研態度和務實創新的建議內容,他多次榮獲“優秀政協委員”稱號,其多件提案也被相關部門采納實施,在推動區域治理現代化和產業升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未來的‘智慧’城市里,無人機將化身無處不在的‘智能助手’,深度嵌入城市運轉的每一條脈絡。”趙永峰表示,他將繼續深耕無人機領域,用更多有溫度、有力度的提案,為西安智慧城市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