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以“鏈長制”為抓手,陜西扎實推進輸變電裝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中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裝備研發制造與工程服務產業基地。
“自主研發1100千伏絕緣拉桿、550千伏斷路器電阻片、750千伏單相自耦電力變壓器、柔性直流輸電幅相校正器等多項新產品、新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和市場壟斷……陜西輸變電裝備產業實現快速成長,2024年產業鏈實現千億跨越。”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喬洪英說,今年前9月,產業鏈實現產值1031.54億元,同比增長9.54%。

緊緊圍繞“傳統輸變電裝備向智能化輸變電裝備轉變,傳統制造模式向服務型制造模式轉變,傳統設備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這三個轉變,省工信廳堅持健全完善運行機制,制定輸變電裝備產業鏈提升方案和圖譜,明確產業鏈基礎提升、技術革新、市場拓展等關鍵環節的主攻方向,建立產業鏈重點企業信息數據庫和供應商目錄清單,健全定期調度、信息通報、聯席會議等機制,形成“專班跟進推動、鏈主企業帶動、省市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
以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省工信廳建設省輸變電裝備創新中心,建立研發中試、檢驗檢測、成果轉化等創新平臺,建立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快響機制,聯合征集企業需求項目51項、高校待轉化項目151項、高價值專利名錄566項;安排資金1300余萬元支持“快速斷路器”等7個“揭榜掛帥”項目,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落地,推動鏈上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合作。

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省工信廳以電力裝備智能化提升、首臺(套)重大智能設備應用等為重點,支持重點建設和技術攻關項目34個,資金6285萬元。西電智慧產業園、正泰輸配電產業項目、三立智能電氣產業園(一期)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省工信廳舉辦“鏈通校企”專場對接活動,推動鏈主企業與省內高校開展技術攻關和人才貫通培養,西電集團“西電工匠”計劃培養高技能人才300余名。
“我們將積極緊抓國家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重要機遇,以‘綠色化、成套化、智能化’發展為主攻方向,突破關鍵技術,提升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產業鏈協作配套,加快建設重點項目,形成新的增長點,進一步鞏固我省輸變電裝備產業領先優勢,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推動產業鏈建設再上新臺階。”喬洪英說。(群眾新聞記者 蘇怡)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