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全省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日前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陜西省銀發經濟產業園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到2030年,實現各設區市至少建成1個、全省建成10個以上具有地域特色的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形成要素集聚、示范引領、協同發展的銀發經濟和養老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把我省打造成為重要的老年用品創新策源地、銀發裝備制造供給地,推動養老產業成為重要的產業鏈。
為確保產業園建設質量,《通知》規定了銀發經濟產業園的認定要素,涵蓋基礎建設、分類標準及社會政策支持三大方面。在基礎建設上,要求園區選址符合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界址清晰,配套設施完善,對發展銀發經濟產業功能布局合理、規劃論證充分。開發區具有一定用地、環境、能耗等指標空間。產業基礎上,明確要求擁有至少一個特色主導產業,如養老照護、老年醫療、智慧養老、老年用品制造等,并設定了入駐企業數量及年度營業收入門檻(非縣域園區不低于5000萬元,縣域園區不低于3000萬元),確保產業集聚度和經濟規模。在分類建設標準上,清晰劃分了制造類、服務類和融合類三大園區類型。制造類園區具備技術創新或高校合作研發能力,擁有專利成果或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服務類園區聚焦養老、文旅、健康、教育、金融等深度融合,具備場景開發、業態策劃及旅居康養等服務能力。融合類園區則兼具制造類與服務類園區的核心功能,以“制造+服務”融合為特征,構建產業集群、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產研學用一體化體系。
產業園認定工作將遵循嚴謹的程序,每年11月10日至25日為申報期,由縣區民政部門牽頭,經市級部門初審后上報。省級三部門將組織材料審核與專家實地考察,最終研究確定名單并公示、授牌。(記者 王嘉)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