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琴作為一名淳樸善良的農村媳婦,多年來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和患有腦梗的公公,她用善良、孝順的善行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近日,在洛南縣四皓街道南溝社區四組村民王金鎖的院子里,“到群眾中去——孝德故事進村(居)”交流分享文明實踐活動中,四皓街道文明實踐所宣講員李妮和社區文明實踐站宣講員等人,以“院落會”的形式,用通俗的語言為村民講述了杜元琴關愛孝敬老人的動人故事。
聽了杜元琴的事跡,鄰里鄉親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她是一名孝順善良的好媳婦!“聽了杜元琴的故事,我深受觸動,今后也會更加注重關愛家人,積極參與創建和諧家庭。”王金鎖表示。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良好家風,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自6月以來,四皓街道在轄區內的單位、學校、村(居)以及群眾院落等公共場所,廣泛開展“到群眾中去——孝德故事進村(居)”交流分享文明實踐活動。
在各村(居)開展的“到群眾中去—孝德故事進村(居)”交流分享活動中,宣講團以群眾身邊的生活瑣事為切入點,通過講述孝德故事、宣傳惠民政策、開展文化演出和提供便民服務等方式,讓孝德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活動現場,宣講人員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分享了全街道范圍內涌現出的“好媳婦”杜元琴多年悉心照料患病公婆、“孝子”高安民多年陪伴年邁母親、李新政長期關愛患病兄弟等孝老愛親典型事跡,用真實故事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居民。同時,活動還結合民法典中關于贍養義務的相關條款,講解了“不孝行為”的法律后果和道德危害,引導居民明白“百善孝為先”不僅是傳統美德,更是法定義務,從思想上筑牢抵制不孝行為的防線。
自“孝德故事進村(居)”活動開展以來,四皓街道累計開展宣講活動150多場次,受教育群眾1萬多人次。通過這些宣講活動,廣大村民的孝老愛親意識明顯增強,鄰里互幫互助的氛圍愈發濃厚,為構建和諧安寧的社會秩序打下了堅實基礎。(來源:商洛宣傳)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