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涵博)9月5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牛子仲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593萬戶,其中企業占比27.96%,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經營主體發展指數全國排名第10位。
“我們牢牢把握市場監管工作著力點,以營商環境之‘優’助力全省各類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牛子仲說,今年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支持經營主體發展更加精準,企業遷移登記、個轉企“一件事”上線運行,“個轉企”新增1465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55%。全省173萬戶經營主體申領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營業執照累計使用185萬次。
助企紓困力度不斷加大,成立陜西市場大數據研究院,探索“小個專”增信制度,發布“秦增信”融資增信模型,4萬戶個體工商戶用信金額超17億余元。應用服務型執法辦理案件2331件,減免罰款3708.5萬元,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2052件。深入開展涉企亂收費專項治理行動,全省共檢查涉企收費單位2220家,立案22起,退還企業多收費用388.33萬元。
聚焦“項目保障”,陜西構建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體系,建成100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線下服務站點,服務企業11647家次,幫助企業節約成本4596.88萬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秦質享”質量基礎信息服務線上平臺,截至目前,平臺已入駐服務機構1289家,引用標準33.58萬條,上線服務方案3138個、典型案例829個。
我省扎實推進標準化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走深走實。今年6月1日,《陜西省標準化條例》施行。上半年新立項省級地方標準36項,申報國家標準實施監測點10家。指導籌建低空裝備、鋁及鋁加工2個省級標委會,以智慧農業、碳排放、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申報國家標準化試點12個。推動落實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分批次對244家企業標準進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連續3年與省工商聯推進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工作,為民營企業解決標準化需求問題。
省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全國信用修復創新試點,統籌推進“信用修復服務年”活動。以“監管為民”為出發點,印發實施方案,制定15項具體措施,搭建線上線下信用修復雙通道,建立線下“一窗受理、一次辦成”工作機制,積極引導信用修復“線上辦、掌上辦、一次辦”。今年已修復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信息88.47萬戶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平均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日內。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