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深厚的航空航天產業沃土上,一項尖端研發正將未來交通圖景變為現實。
繼去年年底完成國內首型噸級混動傾轉旋翼飛行器DF600“驚鴻”的關鍵試飛,捷飛智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計劃2025年開始批量交付先鋒用戶,這標志著中國在“空中汽車”這一全球競逐的尖端賽道取得了關鍵突破。以扎實的技術進展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捷飛智航為我國正在蓬勃興起的低空經濟注入了強勁的創新動能。

混動傾轉旋翼飛行器DF600“驚鴻”試飛中
“慢公司”的“一飛沖天”
與許多追逐風口、快速迭代的互聯網公司不同,捷飛智航走的是一條典型的“技術長線”路徑。捷飛智航公司副總經理歐帥告訴記者:“公司核心團隊源于2018年的一個清華校友技術攻關小組,正式落戶西安是在2021年。”
“當初,我們選擇西安看中的是這里深厚的航空航天產業底蘊和人才優勢,以及當地政府對低空經濟新業態的前瞻性布局與政策支持。”正如歐帥所言,西安作為中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科研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緊盯低空經濟發展機遇,西安正在努力打造產業新高地。
捷飛智航正式入駐后,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為其提供了與頂尖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的便利。這種“清華基因”與“空天沃土”的結合,奠定了捷飛智航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發展基調。
“在空中汽車這個領域,沒有捷徑可走。從2018年團隊組建到2024年完成噸級產品關鍵試飛,我們用了近六年時間進行基礎技術研發和積累。”歐帥說,這是一場考驗耐心的技術長跑。正是這種平心靜氣、穩扎穩打深耕核心技術的“慢”,鑄就了如今一飛沖天的“快”,也契合了低空經濟領域對安全性、可靠性極高要求的產業規律。

飛行器DF600“驚鴻”試飛中
混動傾轉旋翼路徑的“中國智慧”
據悉,在全球“空中汽車”的技術路線競爭中,主要圍繞純電和混合能源兩大方向。
捷飛智航為何選擇了技術難度最高但性能優勢最顯著的“混動傾轉旋翼”路線?面對記者提問,歐帥給出了清晰的技術邏輯:“純電方案目前受限于電池能量密度,普遍存在‘里程焦慮’和市內短途通勤需要頻繁充電的困擾,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在廣闊低空經濟場景中的應用潛力。”
“我們的目標是從解決當前最急迫的工業與特種需求入手,逐步過渡到未來的低空客運。混合動力增程技術,讓我們的飛行器兼具電動化的便捷可靠和傳統動力的長航程優勢,航程遠、補能快,能夠更好地適應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農林作業等低空經濟多樣化、大范圍的應用需求,幾乎沒有使用場景的限制。”歐帥解釋說,所謂“傾轉旋翼”,是指飛行器的旋翼在垂直起降時向上提供升力,在轉入平飛后向前提供推力,這一動態轉換過程是傾轉旋翼構型的核心技術壁壘。捷飛智航成功完成噸級產品的全流程試飛,意味著其已攻克了這一最大難關,技術成熟度居全球領先陣營,為中國在全球低空經濟高端裝備領域搶占了一席之地。
“噸級混動傾轉旋翼飛行器成功試飛,驗證了我們飛控算法的先進性和結構設計的可靠性。”歐帥自信地說,這不僅是公司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在全球低空經濟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次有力證明。

DF3000“游龍”飛行模擬圖
“游龍” 將讓“空中汽車”駛進現實
技術最終要服務于市場。捷飛智航為其技術藍圖規劃了清晰的產品化路徑,兩款核心產品DF600“驚鴻”和DF3000“游龍”勾勒出從工業應用到大眾出行的未來圖景,也展現出低空經濟從專業級應用向大眾化消費逐步拓展的巨大潛力。
首款產品DF600“驚鴻”,定位為國內首型噸級混動傾轉無人駕駛航空器,主要面向高端物流與應急巡檢等市場。其模塊化設計能高效滿足遠海、島礁、高原等極端環境需求,這正是當前低空經濟中亟待開發的領域。
歐帥透露說:“‘驚鴻’將于2025年開始批量交付用戶,這意味著我們很快就能看到它在廣闊場景下的實際應用,為低空經濟的規模化發展提供重要裝備支撐。”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真正面向大眾出行市場的“空中汽車”DF3000“游龍”。這款5-7座的客運飛行器,直接瞄準了未來的低空交通運輸市場,是低空經濟融入大眾生活的關鍵載體。
“‘游龍’計劃于2025年底下線,2027年開始批產。它將嚴格按照航空適航標準研發認證,達到民用客機安全等級。”歐帥向記者描繪了一幅激動人心的場景:“它將率先應用于應急救援與城際商務出行。未來成為大眾化的‘空中汽車’后,它可讓幾百公里的地面通勤時間縮短至一小時以內,徹底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開啟城市低空交通新紀元。”
文/記者 王佳玥 圖/受訪單位供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