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謝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真不知道這水要停到什么時候。”近日,在太白縣南大街社區組織的“小馬扎 坐下說”談心交流會上,百合小區居民李明激動地說。
近年來,太白縣聚焦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創新載體,打造“小馬扎坐下說”“院壩議事會”“有事你言傳”等議事品牌,以“群眾訴求在哪里,就坐到哪里、服務到哪里”為宗旨,通過隨時隨地溝通、面對面交流,現場擺問題議對策,著力解決群眾用水困難、管道堵塞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句句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宣傳進小區,“小馬扎”上講政策。最近一段時間,總能看到一抹紅色提著小馬扎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與群眾圍坐在小馬扎上,共商解決群眾困難良策。不需要會議室,沒有講話稿,放下一張張小馬扎,社區網格員就把學習宣傳的陣地搬到文化廣場、小區樓院、居民家中,將惠民政策、安全宣傳變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國家大事和“冒熱氣”的理論政策向居民一一講解,解決了居民群眾信息不通暢的問題,也實現了由“居民少跑腿”到“社區多走路”的轉變。
“我們老兩口年紀大了平時很少出門,通過刷手機了解政策有些又聽不懂,現在能在家門口的小馬扎上就能詳細了解到咱政府的惠民政策、燃氣安全、防溺水、防詐等相關政策和知識,不懂還能現場提問,可真是太好了。”家住終南供銷社小區的李朝霞樂呵呵地說道。今年以來,“小馬扎”議事會已開展電信詐騙、醫療康養、醫保政策、育兒早教、防火防汛等內容90余場次,開設健康講座進社區25場次,“小馬扎”亦成了群眾的“政策吹風會”。
議事進村戶,“院壩”上面辦實事。走進太白縣王家堎鎮中明村蒙陶俊的家中,只見干部群眾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共同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難題。以自然村組群眾聚居為基礎,采取黨支部召集、黨員干部群眾圍繞院壩,共坐農家小板凳的方式,暢聊鄉村振興、創業就業等事務,讓群眾在閑聊中紛紛充當“主人翁”,積極發揮群眾“千里眼、順風耳、巧嘴巴”的作用,把“院壩議事會”打造成基層發現問題、排查糾紛的第一道陣地,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引導、激勵群眾主動參與鎮村公共事務,有效破解了“政府干、群眾看”的治理難題。截至目前,累計“院壩議事會”60場(次),宣傳惠民政策2000余人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余件,現場化解家庭矛盾、村民鄰里糾紛50余件,“院壩議事會”亦成了群眾的“握手言和會”。
服務進小區,“小馬扎”上惠民生。通過“居民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志愿者接單”的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將為民服務由“等服務”向“送上門”轉變,開展形式多樣的親民、暖民、惠民活動。針對部分老年人出行不便的實際需求,服務隊人員將醫保征繳、高齡補貼年審等業務搬進群眾家中,把“小馬扎”變成移動辦公桌。在代辦業務期間,對居民群眾進行關愛慰問和心理疏導,受益群眾達到300余人。將收集到的居民訴求和合理建議一一登記,逐一協調“兌現”服務項目清單70余件,切實提升居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秦明明 李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