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璋 樊星)11月11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華州區專場發布,華州區委副書記、區長高波濤就華州區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高波濤表示,“十四五”時期,華州區緊扣建設“現代品質新城、綠色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高地、生態田園城市典范、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奮斗目標,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穩中求進、難中求成,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華州各項事業取得了喜人成績。2021年至2024年,全區生產總值由“十三五”末的96.58億元增加到118.55億元,突破百億元大關,年均增長6.2%;財政收入由3.48億元提高到4.47億元,年均增長13.4%;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23.5%、4%和5.2%,生產力與經濟活動水平同步提升;人均GDP由2021年的4.2萬元提升到2024年的4.5萬元,年均增長5.3%。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6下降到2.4,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21年的16:48:36調整為2024年的16:43:41,服務業比重加速提升。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5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穩定增長,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增強,2021年以來,全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瞪羚企業1家,載元派爾森成為渭南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堅持抓實體經濟,不搞“大而全”、專攻“特而強”,加快形成具有華州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工業實力大幅躍升。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圍繞“鉬金屬深加工、精細化工、循環經濟”三條重點產業鏈,五年累計實施工業項目17個,完成投資30.48億元,陜化尿素裝備提升、鉬焙燒煙氣制酸、陜煤研究院系列化工成果轉化等15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投資55億元的金鉬新材料產業園、投資10.6億元的黃金貴金屬前驅體新材料項目落戶華州,今年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今年5月,華州工業園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30%;“糧、菜、畜、果”四大農業產業擴面提質,糧食總產穩定在15萬噸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7萬畝,新擴建規模養殖場18個,改造提升設施農業和低效果園1.3萬畝,2個專業合作社入選國家級示范社,華州山藥、花椒、黃金蜜桃等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堅持城鄉融合、建管并重,全面推進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建成區面積比“十三五”末增加3.65平方公里,華州與全市一道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高塘鎮、瓜坡鎮邁入全省重點鎮行列。
統籌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等生”。秦嶺“五亂”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沿秦嶺的12個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力打好大氣治理、水污染防治、清廢行動等標志性戰役。“十四五”以來,空氣優良天數在257天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6.9%,華州區被評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區”。
“十四五”以來,全區民生支出115.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連年保持在80%以上。從2022年開始,每年選擇10件切口小、能落地的民生實事項目,年初向人民承諾,年底向人民兌現,截至今年累計實施40件,整體投資約15億元,涵蓋就業、住房、交通、養老、教育、醫療、文化、健身等多個領域,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合格答卷。
展望“十五五”,華州區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科學謀劃華州未來5年的目標、任務和舉措,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