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08:00:22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記者 李榮 首席記者 白瑤
下象棋、曬太陽聊天、帶著孩子遛彎……10月23日,記者來到渭南市華州區金堆鎮金新社區廣場時,眼前是和諧甜美的生活景象。
作為由大栗西、栗西、西川3個村搬遷合并的新型農村社區,金新社區現有居民1976人。2024年,為推進基層治理與居民自治深度融合,華州區政協在金新社區探索建設村級協商議事平臺,緊扣群眾需求設立“百姓議事室”。此外,在社區廣場設立議事長廊、聯心議事亭、民生議事園、意見征集箱,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煩心事。
如“百姓議事室”接到群眾因年紀大吃飯成難題訴求,隨即征集群眾意見,達成依托社區農村互助幸福院開設老年助餐點的共識。經過多方協力,2025年1月社區助餐點正式啟用,每天為50余名年齡七十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一日三餐;再如圍繞老人“身后事”,“百姓議事室”經過協商,積極促進修建村級公墓事宜……
“‘百姓議事室’就是要讓大家話有地方說、困難有人幫、事有地方辦、問題有人管。”區政協委員、金堆鎮委員聯絡站站長高丁利介紹說,目前有14名政協委員下沉社區,通過“五聯工作法”,讓“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使社區民主協商更有溫度、基層治理更接地氣。
新民社區是華州區最大的移民搬遷社區,目前安置搬遷群眾4723人。“從偏遠山區搬到城市,不少群眾面臨適應難題,比如有些山區孩子跟不上城市教學節奏產生厭學情緒,有些獨居老人因兒女在外務工遇事感到孤立無援……”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冀亞軍說,“社區干部雖有心解難,卻常感專業力量不足。”
正是洞察到這些迫切的民生需求,華州區政協在深入調研傾聽民意后,精準錨定社區民生需求短板,決定在此設立委員健康服務工作室,吸納醫療衛生和教育界別等委員駐室,為社區群眾提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暖心服務。
今年10月初,工作室舉辦“繪心中夢想 賀盛世華誕”活動,邀請來自社區的孩子們通過繪畫表達心愿。在活動中,駐室委員王謹、索玉發現有一名小男孩不愿與人交流,總喜歡藏在桌子下。
“經過多次交流努力后,這個小男孩開始和我們分享自己的愛好。”索玉說,我們發現小家伙酷愛運動,尤其擅長跳繩,就以興趣為切入點陪他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變得活潑起來主動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委員們針對社區老人、孩子的各類難題開展相應的活動,能明顯感受到現在社區治理的力量更強了、矛盾也少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了。”冀亞軍說。
索玉說,我們健康服務工作室持續拓展履職觸角,通過舉辦健康咨詢日、健康知識講座、常態化義診、家庭教育輔導等活動,凝聚各界力量,著力打通政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華州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從創建委員工作室、全面建設鎮(街道)委員聯絡站、建設功能性和服務型社區委員工作室,一步步探索實踐,總結“邀您來協商”議事品牌履職經驗,制定《關于推進“眾事‘秦’商量——邀您來協商”議事平臺建設的意見》,按照“黨委統攬、政協牽頭、部門協調、街鎮落實”要求,形成了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整體推進工作格局。
華州區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政協分3批次推進協商平臺的建設,按照“就近、就地、就便”服務群眾目標,現已建成各類議事平臺10個,共有6名市政協委員、105名區政協委員下沉基層一線,通過持續探索“老舊小區協商驛站”“化工園區協商議事室”等委員服務基層治理新模式,助力黨委政府做好和諧家園建設工作。
為規范協商流程、形成閉環機制,華州區政協全面推行議題收集、提出議題、討論回應、形成共識、成果報送、跟蹤落實“六步議事法”。據了解,議事平臺運行以來,已通過溝通協商化解矛盾糾紛23件,圍繞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關切點開展協商議事活動13次。
“協商議事平臺將協商民主從‘專題領域’延伸至‘基層日常’,已成為群眾表達意愿的重要渠道。”華州區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加強培訓指導、豐富協商內容、推進成果轉化等方面下功夫,把議事平臺建到群眾需求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努力把政協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