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10月27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耀州區中心敬老院的青瓦檐角時,一場特殊的“重陽之約”正悄然展開:九旬老人李秀蘭握著剛理好的銀發笑眼彎彎,桌上擺滿的水果飄著香氣,戲臺上秦腔《五典坡》的唱段引得老人們跟著輕聲哼唱……
這場由銅川市耀州區政協唐軍委員牽頭組織的“政協委員傳溫情 敬老愛老潤重陽”主題活動,讓100余位老人提前感受到“家”的溫暖。而這,不過是這位基層政協委員十年如一日深耕民生的一個生動注腳。
30余份提案里的民生溫度
唐軍是銅川市耀州區第十屆政協委員、宜家快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被推選為區政協委員以來,唐軍始終將“委員作業”寫在耀州的大街小巷。

翻開他的履職檔案,30余份高質量提案與社情民意信息串聯起一條清晰的民生脈絡:從《關于提升服務活躍市場的建議》推動業態融合激活消費活力,到《關于取消理發店旅社空氣檢測前置審批改為衛生監督抽查的提案》為小微企業松綁;從《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織密“舌尖”上的安全網,到《加強治安巡邏、安全防控的建議》讓防控力量沉入社區網格。每一份提案都緊扣發展脈搏,回應群眾關切。
針對城市治理中的痛點,他連續提出《關于擴充停車位緩解城區停車難的提案》《關于規范華原路占道水果攤點保障通行安全的建議》,不僅推動新增數百個停車位,更協調優化夜市交通布局、增設智能信號燈,讓困擾市民多年的“停車難”“占道堵”問題逐步化解。教育領域,他提交的《關于優化中小學教工會議安排的建議》直擊教師負擔過重問題,推動“精簡流程、錯峰開會”落地?!蛾P于更新政府廣告欄內容的建議》則讓政策解讀與民生通知“活起來”,架起干群“連心橋”。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聯動律師事務所、區個體私營企業協會開展“送法入企”專項行動,走訪16家民營企業精準對接需求,舉辦160人規模的普法講堂,贈送《民營經濟促進法》讀本并輔以“案例+條文”解讀,幫助企業規避經營風險。相關事跡被《各界新聞網》專題報道,成為政協服務民營經濟的鮮活樣本。
十年公益傳遞“耀州溫度”
在耀州,唐軍的名字總與“溫暖”相連。連續十余年,他堅持為殘疾困難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今年重陽節,他帶著10余名愛心人士走進敬老院,不僅送上價值9000余元的慰問品,更策劃戲曲會演、免費理發服務,陪老人們共度溫馨節日。

“高考是孩子們的人生大事,能幫一點是一點。”每年6月,他的酒店都會開放免費午休客房,組建10余輛愛心車隊規劃最優接送路線,礦泉水、文具包等物資準備得細致周到。今年3月,他走進廟灣鎮中學,為60余名留守兒童送去書包、圖書,自費邀請心理老師開設“陽光心靈”疏導課,用專業力量守護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在酒店大堂,“戶外勞動者服務站”的招牌格外醒目:夏天有涼茶綠豆湯,冬天備暖手寶毛毯,快遞員、環衛工人累了隨時能進來歇腳充電。作為耀州區“黨的聲音進萬家”志愿服務隊副隊長,他深入3家曲藝文藝小院調研需求,策劃參與10余場惠民會演,用快板、秦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政策、弘揚新風。
挺身在前詮釋委員本色
2024年7月,寶雞鳳縣遭遇特大洪災。正在酒店忙碌的唐軍第一時間通過電話核實災情,隨后個人捐款2萬元,并利用朋友圈、行業社群發起募捐倡議。“當時手機幾乎沒停過,凌晨兩點還在對接捐款明細。”短短3天,4萬余元善款匯聚而來。為搶抓救援時效,他連夜驅車300余公里穿越暴雨區,將善款親手交到災區指揮部手中。
這樣的擔當并非偶然。2023年6月早高峰,途經藥王路時,他發現一處2米寬、50厘米深的人行道塌陷。“師傅慢行!這里危險!”他立即擺放警示錐桶疏導交通,同時撥通城建、市政部門電話。從聯系搶修隊伍到現場督辦進度,從為露天作業工人遞礦泉水到全程跟進施工,僅用半天時間就讓道路恢復暢通,收獲周邊商戶聯名感謝信。
從會議室的建言獻策,到街巷里的奔走忙碌;從災難現場的逆行而上,到日常生活中的細水長流,唐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基層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正如他自己所說:“委員不是頭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承諾。”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他正以持續的熱忱與奉獻,書寫著屬于基層委員的溫暖答卷。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