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通訊員 白建龍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11月3日至7日,銅川市政協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辦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培訓班。
來自市政協機關、各區縣政協的50余名干部和委員齊聚“雙一流”名校,在“公誠勇毅”的校訓浸潤中,通過“理論+實踐”“課堂+現場”的沉浸式學習,經歷了一場思想的淬煉、能力的加油、作風的洗禮。
在深學細悟中筑牢政治忠誠
培訓首日,學員們圍繞“深學篤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勇擔‘十五五’現代化新使命”展開專題學習。授課專家精準解讀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核心要義,深入解讀了“十五五”規劃發展這一宏偉藍圖,并將黨中央大政方針制定的戰略背景、重大意義等與人民政協的職責使命緊密相連,與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具體實踐要求相結合。
耀州區政協副主席李浩寧在學習筆記中寫道:“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講授,推動了全會精神入腦入心,使得全會精神成為可感知、可參與的行動指南。”“過去總覺得全會精神離基層政協工作較遠,今天才明白,‘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等要求,正是我們日常工作的方向標。”來自王益區政協的學員王可怡說。
在“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政治素養與責任擔當”課程中,專家以貫徹落實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為題,系統闡釋了“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深刻內涵。委員們結合自身履職經歷展開討論,淡明華委員分享了自己深入調研,推動西延高鐵銅川站點無縫接駁的經歷:“只有把‘政治把握能力’放在首位,才能確保協商議題始終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只有站穩‘人民立場’,才能讓提案建議落地見效。”
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碰撞,讓學員們深刻認識到: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決定了每一項履職都必須錨定“國之大者”,把黨的領導貫穿協商議政各方面全過程。
在能力提升中錘煉過硬本領
針對基層政協“本領恐慌”問題,培訓班設置了“基層政協工作創新”“干部工作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等特色課程。在“為基層松綁讓實干扎根——政協委員視角下的基層減負路徑”課堂上,專家通過案例剖析指出:“政協協商不是‘走過場’,而是要通過‘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助力黨委政府在工作中補短板強弱項”。
這讓宜君縣政協干部李來玉深受啟發:“過去組織調研時,有時存在‘重數量輕質量’傾向,今后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比如農村養老、社區醫療等民生‘關鍵小事’,把協商做得更深更實。”
現場教學更是將課堂搬到實踐一線。走進和利時集團智能制造生產車間,學員們驚嘆于“毫米級精度”背后的嚴謹作風:“黑燈工廠科技創新背后,是嚴謹的作風和持續的攻堅精神,這正是政協干部需要學習的‘勇毅’品格。”在西工大校史館、“總師”型人才培養展館,西工大“扎根西部、獻身國防”的家國情懷讓委員們動容,“政協委員同樣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圍繞銅川航天科技、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建言獻策,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市政協委員陳波表示。
參觀西安國家版本館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禮和履職賦能之旅。許多學員駐足于一件件珍貴的版本藏品,從古樸的典籍文獻到新時代的出版物,從厚重的金石拓片到精美的設計稿,深切感受中華文脈的綿延不絕與版本背后所承載的民族記憶與智慧結晶,更加深化了對中華文明傳承的理解,堅定了文化自信,激發了履職熱情。
在嚴守紀律中涵養清風正氣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劉西林對學習培訓工作紀律提出“嚴之又嚴”的明確要求。培訓期間,堅持把“嚴”的基調貫穿始終,《學員手冊》明確紀律要求,每日考勤通報、分組管理、臨時黨支部監督,確保了“零違紀”。
課后交流中,作風轉變的切身體會隨處可聞——市政協干部石夏平說:“過去認為‘基層減負’是上級要求,如今更加懂得要從自身做起,少填表格、少留痕,把精力放在服務委員深入調研上。”市政協委員劉溪則反思:“西工大師生‘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作風讓我警醒,政協委員履職要杜絕‘花架子’,多提‘金點子’,用務實舉措贏得群眾信任。”
五天的培訓雖短,卻為銅川政協系統干部和委員注入了“思想動能”、明確了“行動方向”。學員們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把學習培訓之效轉化為履職實干之舉,以更高標準、更實作風、更好成效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銅川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