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龍華礦區,寒意漸濃,但萬米運輸線機器轟鳴、采掘工作面烏金滾滾、生產車間精益求精,全體龍華人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進取者姿態,投身“踐行‘四種經營理念’圓滿收官‘十四五’”主題勞動競賽的熱潮中,煤海深處涌動著攻堅克難、爭先創優的澎湃活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勞動競賽的高效推進,源于科學精準的組織保障。該礦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動員,創新推行了精準的“三級傳導”:礦領導深入區隊,講形勢、明任務,構建“戰略直達”通道;班組長利用班前會開展“微宣講”,分指標、壓責任,實現“戰術落地”,最終,競賽的熱度直達每一位礦工,轉化為“人人肩上有指標,個個身上有壓力”的自覺行動,從礦領導到一線職工,形成了一個目標同向、責任共擔的“競賽共同體”。
在30209工作面末采回撤的關鍵節點,該礦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工作專班,礦領導24小時專人盯面、靠前指揮,推行“手拉手”現場交接班制度,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運轉,這場攻堅硬仗,不僅賽出了落實安全重點的“執行力”,更跑出了管理優化的“加速度”。

競賽場上,“質”與“效”成為核心賽道,而全煤系統技能大師、陜西省勞動模范、皮帶運輸隊技術員王仲科用扎根一線的堅守與創新,書寫了“向技求效”的生動實踐。作為天天與皮帶運輸設備打交道的“老把式”,王仲科深知設備穩定運行是運輸線暢通的關鍵,他把競賽的舞臺當作攻關的戰場,針對皮帶運輸系統變頻器故障頻繁、影響運輸效率問題,帶領團隊一頭扎進現場找問題、查資料、做試驗、攻難關,重點加強預防性檢查和日常保養,如今,革新后的變頻器運行更穩定、故障率大幅下降,成為勞動競賽中降本增效的“明星項目”。
榜樣的力量點燃全員創新熱潮,該礦以勞動競賽為抓手,全面強化生產性物資全過程管控,深耕細作大型設備維修和修舊利廢,嚴守“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原則,扎實踐行“單位資源效益最大化”理念,以王仲科“明星項目”為撬點,全礦降本增效舉措多點開花,數據見證實效,1-10月份該礦累計節約材料費1627.53萬元。
標準化建設同樣穩扎穩打,該礦摒棄“美顏”式表面達標,推行“素顏”式內在提升,在近期召開的標準化會上,明確提出了“內在達標、本質安全”的標準化創建工作新導向,對11月份標準化工作“一旬一提升”推進成效明顯的3個區隊及時予以獎勵,對18項精品創建項目進行倒排工期、細化節點,確保11月下旬全部完成達標創建,以標準化提質夯實安全發展根基。

“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壓倒一切”的安全核心理念在龍華不僅僅是口號,更是勞動競賽劃出的不可逾越的剛性底線,該礦以“百日安全”行動為抓手,地毯式開展頂板管理、輔助運輸“專項會診”,系統部署冬季“三防”工作,織密安全防護網,創新開展“今天我接老公回家”主題活動,邀請16位“壽星職工”的家屬走進礦區,到井口接老公回家,共話安全事、同慶生日會,暢通溝通渠道、增進家企互信、凝聚安全合力。
20204切眼工作面提前11天精準貫通、238條內部職工隱患舉報獎勵兌現、查處“三違”行為21人次、35次安全檢查、856條隱患100%閉環整改... ...一條條數據背后,是龍華人如履薄冰的安全敬畏、是家企同心的安全守護,更是勞動競賽賦能安全發展的生動寫照。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從采掘一線的攻堅沖刺到技術崗位的創新突破,從標準化建設的精耕細作到安全防線的固若金湯,孫家岔龍華煤礦的勞動競賽從未局限于“速度與產量”的比拼,更承載著“質效與安全”的追求,持續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積蓄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王興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