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陳銘 陳瑤 記者 唐冰)10月18日,漢濱區6名區政協委員作為社會評價組成員,參與了全區“千萬工程”示范線建設的社會評價驗收工作。他們深入9個鎮(街道),通過實地察看、現場評分、群眾訪談等方式,為鄉村建設“把脈開方”,以實際行動履行民主監督職能,助力鄉村振興。

精準對標,腳步丈量建設成效。本次評價嚴格依據驗收方案,委員們與市級專家、人大代表組成聯合評價團,聚焦人居環境、產業活力、群眾滿意度等維度進行量化評分。從建民街道紅蓮村的村容整治,到瀛湖鎮陳家灣村“瀛湖魚”品牌帶動農家樂集群的產業融合,委員們細致察看、逐項記錄,確保評價客觀精準。
建言獻策,推動“一時美”變“持久美”。在肯定關廟鎮示范廊道、張灘鎮“微果園”等建設成果的同時,委員們更關注長效管護。針對部分節點,他們建議建立“鎮村主導、群眾主體、市場參與”的管護體系,通過設立公益崗位、積分獎勵等機制激發村民主動性,推動鄉村從“節點美”向“全域美”“一時美”“持久美”深化轉型。
民意導向,量化群眾“幸福感”。評價特別增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委員們隨機入戶,圍繞項目“知曉度、參與度、認可度”傾聽真實反饋??h河鎮新修公路帶來的便利、建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惠民實效,都成為評估建設成效的重要依據。委員們強調,“千萬工程”需“形神兼備”,在提升風貌的同時,更要涵養鄉風文明。
成果轉化,評價與政策優化聯動。委員們的現場評分將成為各鎮(街道)考核排名與資金分配的關鍵依據。后續,區政協委員還將持續關注“千萬工程”開展情況,為全區鄉村振興政策優化提供決策參考。
此次驗收評價,不僅檢閱了“千萬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更展現了政協委員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價值,為漢濱區鄉村振興注入了堅實的協商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