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建控股集團承建的阿里陜西實驗學校。
近年來,陜建控股集團秉持“援藏興藏、富民固邊”宗旨,緊密結合西藏阿里地區實際需求,發揮企業在當地建筑行業優勢,將“向善力建”的企業理念深植雪域高原,參與建設的民生項目,直接提升了阿里地區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同時,與人才援藏、技術援藏、公益援藏等方式相結合,為阿里地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陜建力量,呈現出陜藏情深、攜手同行的新氣象。
項目援藏 架起藏陜情誼“連心橋”
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陜西省對口支援阿里地區。30年來,陜西省全力支持阿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拓展援藏領域、深化援藏內涵,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援藏工作格局。近5年來,陜建控股集團在西藏自治區承建項目29個。其中,3000萬以上的項目12個,工程總造價31億元,為當地1000余人提供了就業崗位。
“這所學校的建成,對于我們阿里教育而言,是跨越山海的希望之光,更是藏陜同心的教育豐碑。”西藏阿里陜西實驗學校校長尼瑪桑姆說。
阿里陜西實驗學校建設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工程占地109畝,總建筑面積39495.14平方米,可容納1500余名學生。該工程于2015年8月15日開工,2018年10月18日竣工驗收,2018年11月23日交付使用。陜建控股集團承建的阿里陜西實驗學校是陜西省援藏項目的重點民生工程,是阿里地區唯一一所標準化、現代化制的寄宿學校,極大地提高了本地區教育設施水平。該校區的建成使得集中規模辦學成為現實,優化了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了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節省了教育資源,有力地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作為國企的一員,能參與該學校的建設他感到非常自豪。既履行了國企責任,也加深了陜藏情。”陜建集團西藏公司副經理馮海濤說,2015年,西藏阿里陜西實驗學校項目在施工中,工期緊任務重,因阿里地區從未有過冬季施工,經過技術攻關,制定完善了一整套冬季施工方案,不僅保證了施工質量,而且總結形成了一套可復制的冬季施工做法,提高了當地項目建設水平。項目施工中,吸納了1000多名藏族同胞,在工地就業,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收入,也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技能。
“過去我們阿里條件艱苦,不少孩子要翻山越嶺去求學,家長揪心又無奈。現在好了,標準化教室、圖書角、實驗室樣樣齊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和內地差不多的教育資源,再也不用受奔波之苦,給阿里的孩子們鋪了一條平坦的求學路。這所學校不只是教書的地方,還是藏陜情誼的連心橋。”尼瑪桑姆說。

在阿里地區物流園,黃天明介紹項目規劃及招商情況。
人才援藏 為阿里國企注入“新動能”
“援藏對我意味著使命!擔當!責任!要把陜建控股集團先進管理經驗帶到阿里地區。”今年6月,作為陜西省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來自陜建控股集團的援藏干部黃天明,踏上西藏自治區阿里高原,開啟了援藏征程。
近年來,為精準對接阿里地區發展需求,陜建控股集團精心選派3年期援藏干部3名、1年期援藏干部1名,對口支援阿里地管國企,為其提供工程建設企業管理領域的精準專業指導。堅持“精準對接、按需選派”原則,持續為阿里地區輸送專業骨干力量。
7月5日,黃天明正式履職阿里城市光明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主持董事會工作)、副總經理。在該公司改革中,黃天明持續將陜建控股集團國企管理經驗融入發展規劃制定、大基建板塊、人員調整及薪酬方案優化等工作中,轉化為阿里國企發展的“新動能”,并結合阿里地區實際,與當地領導及企業管理人員協同發力,合力推動改革方案落地見效。同時,對接梳理陜西大廈改造方案并持續完善,為后續改造實施奠定基礎。
“希望把陜西的好技術、好思路變成阿里企業的好路子,讓這里的產業能扎根,讓老鄉們的日子能更紅火。”黃天明說,想幫阿里的企業長出“自己賺錢的本事”,哪怕將來他們離開了,這里的產業還能熱氣騰騰,大家的希望也一直都在。

2024年5月,響應陜西省第十批援藏隊號召,陜建控股集團援藏干部劉肖(左)積極參加“我為阿里種棵樹”活動。
公益援藏 用真情溫暖雪域高原藏族同胞
“3年里,我們把公益寫進海拔4500米的生命刻度:從建設阿里地區首座裝配式應急醫療設施,到推動3000套公租房項目的落地,讓阿里群眾住上‘暖心房’;從推動‘我為阿里種棵樹’改善生態環境,到培訓當地建筑人才,留下了‘帶不走的技術隊’。”陜西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來自陜建控股集團的援藏干部劉肖說。
據統計,近年來,陜建控股集團共計為西藏阿里地區捐贈資金200余萬元。2022年10月份,阿里地區氣溫驟降,陜建控股集團積極配合運送陜西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在陜募集的援助物資。同時,陜建控股集團捐贈生活保障、御寒應急物資100萬元。2024年5月,響應陜西省第十批援藏隊號召,陜建控股集團積極參加“我為阿里種棵樹”活動,向阿里地區捐贈10萬元,為改善阿里地區生態環境、穩固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2025年5月,陜建控股集團通過陜西省慈善協會向阿里地區總工會捐贈價值80萬元的高壓氧艙,有效改善了當地高原醫療保障條件。
2022年7月24日,劉肖抵達阿里,開始第十批援藏工作。2025年7月21日,3年援藏工作到期,當劉肖合上援藏日記時,他心里特別踏實:使命答卷可以打“收卷”二字。
“這些扎根雪域的公益實踐,不僅讓“國家所需”的使命具象化為群眾的笑臉,更讓‘交得其道’的愿景生長為共贏的果實——陜建集團與阿里地區簽訂的長期合作協議,正是對‘把答卷刻在群眾心里’最生動的注腳。”劉肖說,援藏有期,公益無期。只要阿里炊煙一起,他仍愿做那遙遠的守夜人。
“陜建控股集團對阿里地區的公益援助,圍繞民生保障、生態改善、醫療升級三大核心維度科學施策、靶向賦能,有力回應并破解了當地發展與群眾生活中的關鍵痛點,幫扶成效扎實顯著。”陜西省國資委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博揚說,陜建控股集團既高效對接阿里地區御寒保暖、基礎生活等即時性應急需求,又長遠謀劃生態治理、醫療升級等發展性訴求,構建起多維度、常態化的幫扶體系,不僅切實提高了當地群眾的生活品質,更為阿里地區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持續動力。(胡詩語)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