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閆智 王斌 寇靜
近年來,商洛市各民主黨派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將參政議政作為核心職責、社會服務作為民生紐帶、自身建設作為履職根基,團結帶領全體成員緊扣商洛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界別優勢精準建言,依托特色品牌深耕民生服務,勠力同心、集智聚力,以實干擔當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中心履職
精準建言惠及民生發展
“我們以建言獻策為‘渠道’,突出民主黨派‘優勢盤’。”民建商洛市委會副主委張衛軍說,近年來,市民建先后向省、市兩會提交大會發言5篇、集體提案110件、個人提(議)案89件,其中3件提案被列為“一號提案”,32件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西商融合發展、康養之都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等形成14篇調研成果,向省民建和市政協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60多條,為區域發展獻智出力。
民進商洛市委會則構建起“黨委定題、政府點題、群眾出題、會員選題”工作機制,推動提案工作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五年來,共提交集體提案193件,其中4件被列為“一號提案”,62件被列為重點提案。圍繞商洛“一都四區”建設目標、聚焦生態價值實現等課題形成18篇調研報告,累計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79篇,其中《關于建設秦嶺生態公園的建議》獲民進中央采用并受省政協表彰。
為解決黨員參政議政“有心無力”問題,農工黨商洛市委會精心打造了每月一期的“農工黨員大家談”參政議政沙龍活動,為黨員搭建暢所欲言、建言獻策的平臺。截至目前,已開展活動12期,收集提案和社情民意線索187條,轉化提案13件、社情民意信息155條,其中3條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協采用,42條被商洛市政協采用。
多年來,民盟商洛市總支緊盯民生痛點,針對中心城區停車貴問題,從不同角度提交提案與建議,推動市政府印發《商洛市加強城市機動車停車管理二十條措施》,完善《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并打造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商州好停車”,調整降低停車費用,贏得社會廣泛好評。在生態保護領域,提出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推進生態修復、發展綠色產業等建議,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提供決策參考。
九三學社商洛支社堅持“無調研不建言”,建立“實地走訪+部門聯動+專家論證”調研模式。針對基層醫療問題,深入鎮村醫療機構摸清實情,參與商洛市政協專題協商座談會,與市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互動交流;聯合專家分析商洛生態資源稟賦,對生態產權交易、價值轉化等問題進行專業論證,確保建議兼具實踐依據與可行性,形成的多篇“切口小、分析深、建議實”的信息文稿被省政協采用,實現了調研成果精準轉化。
如今,商洛各民主黨派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準發力、履職盡責,在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領域持續發力,以高質量建言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延長履職“半徑”
共繪為民服務“同心圓”
社會服務工作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之一。近年來,商洛市各民主黨派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與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聚焦民生熱點、關注弱勢群體,通過開展多樣化公益活動、打造特色服務品牌,不斷延伸服務觸角,繪就為民服務“同心圓”。
民建商洛市委會以全員參與為“半徑”,精心打造社會服務“大拼盤”。通過建好商洛高新區民建實踐基地、商州區牧護關鎮民建社會服務基地“兩個基地”,持續擦亮商洛民建在行動、商洛民建媽媽在行動、“政銀聚力 賦能暖企”“三張名片”。同時,積極動員會員企業奉獻愛心,為“思源工程”、商洛“7·19”暴雨洪澇災害災區捐款捐物;圍繞跨區域合作,推動丹鳳縣落地2萬噸大米加工項目和千畝水稻種植項目,赴河北、南京開展招商推介與合作共建,為商洛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民進商洛市委會則以人才為支撐,創建“民進名師庫”“民進博士服務團”,匯集86名會內優秀人才,開展送教助學、扶產興農、助企發展等活動120場次,為偏遠山區學校講授精品課200余節次。在助學幫扶上,爭取“孝林助學”等項目,資助11名困難學生;先后與西安、南京、東莞等地民進組織簽訂合作共建協議,邀請西安名校來商洛開展送培送教活動,促成12所學校“名校+”結對幫扶。
“健康商洛、農工先行”。農工黨商洛市委會緊扣“健康中國”戰略,挖掘界別優勢,面向困難群眾開展愛心義診、健康講座等活動100余場次,動員黨員和黨員企業捐贈藥品物品200余萬元,服務群眾2萬余人次。助力“行走的醫院”健康180項目落地商州,協助商洛市中醫醫院申報基層醫療機構先進微創技術培訓項目和醫療衛生提標改造工程項目意向資金1.5億元;邀請“重塑笑顏”公益項目來商洛開展義診救助篩查活動,用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健康。
民盟商洛市總支始終把服務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教師盟員走進商州區夜村小學開展送教活動,為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希望;醫療盟員走進鎮安縣偏遠山村,為老人量血壓、講解慢病護理知識,守護村民健康;“黃絲帶幫教”基地在全市8個點同步掛牌,法律、教育界盟員定期與特殊人群談心交流,幫助他們重拾生活信心。
“成立一年來,累計開展8次下鄉義診活動,社員們自帶心電圖、便攜式超聲設備,自行開車前往洛南、丹鳳等地,為群眾免費診療。”九三學社商洛支社主委魚書軍說,社員們在商州區楊斜鎮明德小學捐贈書包、為敬老院送西瓜;聯合商洛學院舉辦南秦河濕地觀鳥大賽與生態藝術節,開設“九三生態小課堂”,將科普與實踐結合,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從送教下鄉到愛心義診,從產業幫扶到災害救助,一串串實實在在的數字,一個個落地見效的項目,見證著商洛各民主黨派在社會服務中的擔當作為。
加強自身建設
筑牢履職根基激活力
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關鍵。近年來,商洛市各民主黨派以思想引領為核心、制度完善為抓手、平臺搭建為支撐,持續深耕基層組織建設,在優化隊伍結構、創新學習載體、健全制度機制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基層組織煥發蓬勃活力。
民建商洛市委會始終堅持以黨的領導為“圓心”,嚴格落實“第一議題”“逢會必學”制度,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把牢思想引領“方向盤”。同時,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在陣地建設上,建成5個會員之家,為會員交流學習搭建實體平臺;召開基層組織工作交流會暨會員之家建設現場會,從陣地規范、合作聯動、經驗共享等維度,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向規范化、制度化邁進。
民進商洛市委會在組織建設與制度規范上,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民主生活會、述職評議、內部監督等制度,持續提升領導班子“五種能力”;實施“青年人才培優計劃”,五年間發展高素質會員82人,培訓骨干會員500余人次;修訂完善市委會和機關制度20余項。扎實的組織建設工作,讓民進商洛市委會先后榮獲民進中央、省民進、商洛市政協和商洛市委統戰部等多項表彰。
農工黨商洛市委會則聚焦黨員政治素養與履職能力提升,創新打造“農工講壇”系統性學習平臺,定期邀請權威專家、領導干部和一線骨干授課。“黨員們在系統學習后,不僅筑牢了多黨合作思想政治根基,更掌握了精準建言的方法路徑,多項學習成果轉化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推動履職能力實現整體躍升。”農工黨商洛市委會副主委魏東說。
民盟商洛市總支以“優化隊伍結構、吸納優秀人才”為突破口,推動組織規模與質量雙提升。目前,盟員人數從42人增長至58人,發展比例達15%。民盟商洛市總支副主委耿華說,如今,盟員隊伍已呈現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特點。
九三學社商洛支社積極構建“骨干引領、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精準遴選醫衛、教育等領域的骨干社員組建信息員隊伍,明確分工職責,形成“專人收集、專家研判、骨干撰寫”的協作模式,創新學習交流形式,常態化提升社員政策把握與文字表達能力。
從優化隊伍結構到創新學習載體,從健全制度機制到強化陣地建設,商洛市各民主黨派以扎實的組織建設工作,不斷夯實履職根基、激發組織活力。未來,各民主黨派將繼續以高質量組織建設推動高質量履職,在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為商洛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