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07:14:16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各界導報報道組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圍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戰略部署,再次將“民生”二字濃墨重彩地鐫刻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坐標軸上。連日來,我省政協委員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家表示,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察民意、聽民聲、匯民智,把“人民至上”落到履職盡責的實處細處。
全會強調“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在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政協副秘書長謝慧瑩看來,這與政協“為民服務”初心使命高度契合。2023年11月,謝慧瑩參與省政協提案委員會檢查組圍繞“關于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直管到戶’工作的提案”帶案考察活動,在現場督辦、實地察看中,她深刻認識到,民生連著民心,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委員履職成效最終要以群眾獲得感為檢驗標尺。
謝慧瑩表示,要在深學細悟中把準發展方向,在躬身入局中提升履職能力,在革故鼎新中錘煉過硬作風,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新篇章中展現擔當作為。
“全會就加快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戰略部署,作為醫療衛生戰線的從業者,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在肩。健康中國建設不僅是醫療服務的提質擴容,更是一場覆蓋全民、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治理革新,直接關系到民生福祉和共同富裕的扎實根基。”省政協委員、西安市第一醫院口腔科主任趙明莉表示,將立足本職崗位,以科室為平臺,牽頭系統推進兒童齲病預防和老年口腔健康管理項目,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深度轉型,把口腔健康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同時,要發揮九三學社界別特色,帶領團隊深入基層開展常態化義診、精健康宣教和技術結對幫扶活動,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提出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為構建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貢獻力量。
全會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咸陽市政協委員、咸陽康復教育學校副校長張溫茹表示,康復教育是民生保障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加大康復教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投入,提高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的薪酬待遇,破解“年年缺才”困境,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困境兒童的康復救助制度,動態調整救助標準,擴大救助年齡范圍,將更多先進的康復技術和輔助器具納入醫保或財政補貼范圍;實施“康復—教育—就業”一體化支持計劃,推動融合教育,支持普通學校接收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與企業合作建立殘疾人實習和就業基地,真正讓康復成果體現在社會參與和個人發展上。
殯葬工作關系千家萬戶。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殯儀館中級公墓管理員鄧頤佳建議,“十五五”時期,我省應進一步健全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殯葬惠民政策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盡快實現全省惠民殯葬政策全覆蓋,提升殯葬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快實現公益性殯葬設施全覆蓋,全力支持涉農區縣(開發區)農村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盡快補齊農村公益性安葬設施供給不足短板,實現農村公益性安葬設施全覆蓋。扎實推進殯葬移風易俗,指導全省各地市公墓加大節地生態葬墓位建設力度,督促常態化開展公益性節地生態安葬活動,形成與現代城市文明相適應、與現代文化相協調的喪葬禮俗新風尚。
“眼下,人民群眾對出行體驗的需求已從‘走得了’升級為‘走得好、走得舒適、走得智能’。”省政協委員、長安大學圖書館館長樊建強建議,我省應統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強化各類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備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和客運服務,發展聯程運輸,提升出行體驗,推進貨運物流降本增效。
樊建強表示,將圍繞我省在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多式聯運發展、智慧交通建設、交通領域碳排放控制等重點關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持續關注相關政策的實施進展與實際效果,及時反映基層現實問題,助力推動政策不斷完善、更好落地實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